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羅珂
“尼古拉斯·約基奇真的減肥成功了!”為什么這也能成為NBA熱門新聞?原因當然是,約基奇減肥真的太難了。
無論是打NBA還是征戰國際賽事,自約基奇嶄露頭角后,就沒人見到他瘦的樣子。“休賽期養膘,靠打NBA減肥”儼然成了約基奇身材變化的流程表。如果約基奇變身肌肉男,統治力能否更上一層樓?這個猜想此前始終無法得到驗證。這一次,見證的機會不期而至?
作為約基奇青年隊的教練,布蘭尼斯拉夫·維琴蒂奇也想知道答案。
伯樂評語:天賦夠高,體型夠糟
作為歐洲最具運動天賦的種族,塞爾維亞人的籃球哲學源自已故的亞歷山大·尼克利奇教練。上世紀60年代時,他游歷美國多處大學,接受多名教練指導;回到祖國后,他將學會的戰術融會貫通,研究出了許多變化。而為了讓戰術成功執行,尼克利奇要求自己的隊員盡可能掌握所有籃球技術:后衛也要能打低位,大個子也可以運球到前場。這可比帕特·萊利倡導的“無位置籃球”理念更早,而且尼克利奇確實帶隊取得了非常優異的成績。所以盡管他已經離世多年,塞爾維亞籃球仍然秉承其理念,培養出一個又一個多面手。
“這個體系成就非常高。”掘金的塞爾維亞籍球員發展教練斯托伊科維奇感慨道。2012年,斯托伊科維奇到掘金任職,起初的身份是視頻分析師;兩年后,掘金在選秀大會選中約基奇。斯托伊科維奇介紹道,所有塞爾維亞的16歲以下球員,無論多高多重,都采用同樣的訓練方法。“那個年紀,球員在場上不分位置。他們只需要知道面對、背對和側身面對籃筐時如何打球。教練要教他們技術,教他們謀略,知道什么情況下用什么打法。如果你能夠正確閱讀形勢,比賽就會變得簡單,這就是塞爾維亞籃球的精髓。”
只有這樣的理念,才能培養出約基奇這種全能中鋒。他打球沒有模式化思維,擅長隨機應變。無論是高位還是地位,都能夠用防守者意想不到的方式解決問題。作為約基奇的忠實球迷,塞爾維亞國際象棋大師尼古拉·內斯特洛維奇評價道:“在做出一個動作前,他已經在考慮后面的動作了。當他把球傳到無人區域,那簡直是象棋里的技巧,他知道一定會有隊友跑到那里。”
這樣看來,約基奇無疑是尼克利奇籃球世界的標桿人物。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他也可能會成為尼克利奇籃球世界里最令人惋惜的傷仲永。亞德里亞聯賽美佳籃球隊主帥德揚·米洛耶維奇,至今仍記得第一次見17歲約基奇的情景。“我一下子就看得出,這家伙天賦過人,不過他的體型糟透了。”當時,約基奇每天要喝三升可樂,他根本沒有控制體型的意識。
20歲的MVP:他用慢動作解讀比賽
在你揚名立萬后,胖墩墩成了約基奇的標簽,但年輕時這一點讓教練很是頭疼。
米洛耶維奇相信自己的眼光,但也擔心他無法跟上職業球隊的訓練節奏,甚至受傷影響未來。于是,他先讓約基奇跟隨私人教練特訓一個月,然后再安排約基奇跟著青年隊訓練。青年隊教練布拉尼斯拉夫·維森蒂奇回憶道,約基奇很快就展現出了自己的過人之處:“他雖然不是體型最好的球員,但卻是最好教的球員,很愿意花心思提升自己的比賽能力。”像打了許久的控衛都很難完成的雙手雙球訓練,約基奇卻可以輕而易舉搞定。“我對他說,你做得這么棒,以前肯定練過吧。但約基奇回答道,‘這是我第一次練。’”維森蒂奇回憶道。
那個賽季,約基奇當選青年聯賽MVP,隨即就被提拔到成年隊。在那里,約基奇的表現同樣搶眼。米洛耶維奇還記得,有一次關于快速反應的訓練,要求大個子們根據教練的手勢完成擋拆配合:舉單數根手指就傳球給隊友,舉雙數根手指就自己進攻。約基奇是反應最快最準的那個,開始助教用一只手做手勢,后來用兩只手,再后來米洛耶維奇干脆在場地另一側又安排了一位助教,讓約基奇計算兩位助教的手指總數再做出決定,但這同樣難不倒他。
“練好這個,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傳球高手,但約基奇的傳球可不僅僅是好,而是特別棒!”米洛耶維奇說。和其他球員不同,約基奇打球遇到的困難不是技術不夠好,是要打得更有侵略性。2013-14賽季,約基奇開始打成年聯賽。“每當他搶到一個后場籃板球,我總是鼓勵他自己運球推進。”米洛耶維奇說,“我不記得他犯過多少錯誤,但我知道必須接受這些,因為一定會有回報的。”2014-15賽季,已經被NBA選中的約基奇仍然留在本國聯賽,他場均能夠得到15.4分9.2籃板3.5助攻,在場上幾乎無所不能,成為亞德里亞聯賽的MVP。“他開始意識到自己的能力了。”米洛耶維奇說。
唯一的問題是,這個20歲的年輕人體重有115公斤——很可能還有瞞報。許多知道約基奇這個名字但沒看過他打球的NBA球迷,嘲笑掘金選了個跑不快跳不高的胖墩;米洛耶維奇不否認偏多的脂肪拖了約基奇后腿,但他也說這個體型并非全無好處。“約基奇的骨架很大,可以頂住對手。雖然速度慢,但他就像用慢動作解讀比賽。正是因為他沒有許多年輕球員一樣的速度,才讓他可以完成那些動作。”
減肥的約基奇:或進一步蛻變
這樣的約基奇,和美國籃球培養的大個子截然不同。在美國的AAU、中學、大學聯賽,絕大多數球員所打的位置是固定的,因為他們從小就是按照后衛或者內線訓練的,各大媒體的球員實力排名也會按照位置排榜。所以當約基奇在本國聯賽打出名堂,成為塞爾維亞最優秀的年輕中鋒,掘金和他完成了簽約后,米洛耶維奇坦言,當時他也不知道愛徒能不能適應大洋彼岸的高水平聯賽。
“如果我說自己想過他可以變得像現在這么優秀,那我一定是撒謊了。”米洛耶維奇坦言,約基奇需要得到教練和隊友的完全信任,才能夠發揮最大威力,這是他自己也無法控制的。一旦沒有適合他發揮的環境,約基奇體重過大、速度偏慢等弱點就會暴露無遺。
幸好,丹佛是約基奇的福地,邁克·馬龍教練是他的貴人。治軍嚴格的馬龍,像米洛耶維奇一樣信任約基奇,允許他按照自己的方式打球,允許他犯錯誤,甚至容忍他體脂過高。從上賽季開始,約基奇成為NBA的一流球星,MVP的候選人,掘金也成為西部名列前茅的強隊,總冠軍的競爭者。本賽季NBA因新冠疫情停賽前,掘金以43勝22負的成績高居西部第三。約基奇的橄欖球四分衛式長傳,低位迷蹤步,以及那些神鬼莫測的傳球,無疑是NBA最亮麗的風景之一。
時至今日,斯托伊科維奇帶著約基奇進行個人訓練時,仍然沿用著塞爾維亞的方法:像后衛一樣用各種花式動作運球,在半場的任何一點投籃,用各種方式出手。美國球員通常不會練的單腳投籃,是約基奇的訓練重點,由于體重過大又缺乏爆發力,約基奇必須要用非常規方式創造出手空間,打防守者一個措手不及。面對“你是否帶著約基奇練傳球”這個問題,斯托伊科維奇笑著回答道:“那是他自己的工作。”斯托伊科維奇坦言,約基奇并不是籃球青少年學習的好榜樣,因為他這樣的模板太難復制,甚至比庫里那些超遠三分球更難。
不過,無論維森蒂奇、米洛耶維奇,還是斯托伊科維奇、邁克·馬龍,都無法回答一個問題:如果約基奇減掉那些肥肉,甚至成為“魔鬼肌肉人”,他是不是能夠打出更好表現?現在,這個謎團終于有機會解開了——用馬龍教練的話說,“塞爾維亞戰斗機器”即將出爐。這無疑是NBA其他球隊準備復工期間迎來的壞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