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特約記者 弈桑
費德勒宣布提前結束2020賽季,這意味著本賽季他就只參加了澳網一個比賽,戰績定格在了5勝1負上,這也是自從1998年轉為職業以來,費德勒單賽季獲勝場次最少的一年。
對于職業早期的費德勒而言,健康的身體向來是他的一大優勢,這也是他能保持“比賽中不退賽”優良傳統,甚至賽前退賽的次數也屈指可數的原因所在。和老對手納達爾的打打停停不同,費德勒在35歲之前幾乎沒出現過長時間退賽的情況,2005年底有傷在身時,他也能堅持把賽季打完,即便2008年一度患上了單細胞增多癥,也基本上沒有影響到他的參賽數量。
于是我們看到,即便是過了三十歲,費德勒依舊一直保持著很高的出勤率。在邁入30歲的2011年,他的戰績為64勝12負,2012年是71勝12負,2013年為45勝17負,2014年為73勝12負,2015年則是63勝11負,平均每個賽季打了76場比賽!其中最少的一年2013年為62場,那也是因為那一年他整體狀態偏差,導致輸球次數偏多,而并非身體的原因。
然而畢竟歲月不饒人,一個轉折點就是邁入35歲的2016賽季。那一年溫網半決賽輸給拉奧尼奇之后,費德勒退出了下半年的所有比賽,當年的戰績也定格在了21勝7負。雖然2017年一回來就滿血復活,一年內拿到了澳網和溫網兩個大滿貫,不過也是從那一年開始,費德勒的參賽數量開始大為縮減,尤其顯著的變化就是連續兩年退出了紅土賽季。
此后在2017和2018兩年,費德勒的戰績分別為54勝5負和50勝10負,都是只打了60場左右的比賽,相比于受傷前那五個賽季的平均76場減少了超過五分之一!2019賽季,盡管費德勒重新回來參加了幾站紅土比賽,但從全年53勝10負的戰績來看,他的參賽數量較前兩年并無明顯提升,依然保持在了60場左右。
至于勝率方面,雖不太能和年齡掛鉤,更多還是狀態的因素,但仍不妨把過去十年以2016為分水嶺來討論一下。2016年前的那五年中,除了比較特殊的2013年之外,其余四年費德勒的勝率也都維持在85%左右,誤差不超過1個百分點,可以說相當穩定。2017年回歸那一年,由于拿到了兩個大滿貫,又摒棄了勝率最低的紅土,所以全年勝率來到了91%,2018和2019兩年也維持在了80%以上。
雖然2020全年只參加了一個比賽,但“幸運”的是,由于積分和排名凍結的關系,今年取消的這部分賽事的積分,理論上要到明年同期才會扣除。因此,費德勒如果在2021年初順利回歸的話,至少仍能保留去年北美春季和草地賽季的積分,而去年他在這四個比賽里拿到了兩個冠軍和兩個亞軍。
所以屆時費德勒有很大希望還是能排進前八,這對參加澳網的簽位影響并不大,頂多就是把遇到德約和納達爾的輪次,從半決賽提前到了八強戰而已。否則,按照現在的積分榜上的名次推算,若只憑借今年澳網四強的區區720個積分,費德勒的排名可能要滑落到75位左右!那就注定會是一顆簽表炸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