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張奔斗
英語里有個習慣用法,put yourself in someone's shoes,直譯過來就是:把你的腳塞進別人的鞋里。
中文就簡單了:設身處地,替他人著想,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還有一個比較時髦的詞兒,兩個字就完了:共情。
說起來倒是容易,真做到就很難了。
今年的美網賽即便能打,也將實行最嚴格的管控規定。比如,一位球員只能帶一名隨行人員。德約先不干了:我有教練啊體能師啊理療師啊,只讓我帶一個人怎么能行?他還表示肯定會有不少球員因此錯過今年的美網賽,這可能正是賽事最不想聽到的話了。
前幾天英國球員埃文斯已經表達過反對意見了,今天美國女球員柯林斯也噴了。她表示:“2月份以來就沒錢可賺了,現在終于有機會能掙點錢,而某些頂尖球員卻說只帶一人隨行簡直太難了?”
看了這種交鋒,我會覺得:即便從事同一種職業,但頂尖球星和二三線球員簡直生活在兩個世界。這種事情也很難斷然說誰對誰錯,畢竟大家出發點完全不同;而要能夠真正做到相互理解,太難了。頂尖球星是去爭冠的,必須有最強大的后勤保障;而較低排名球員首先指望掙點獎金回來支付家里的賬單,不管怎樣反正只要能開賽就行。
就像之前費德勒也曾表示,空場比賽他無法接受,至少也得坐滿半場或是三分之一球場的人才像樣吧!納達爾也表達了類似的意思。當時不也有低排名球員站出來噴費德勒么——您這樣也太自私了!管他空不空場,我們只想賽事趕緊重啟能掙點獎金。
即便是替他人考慮了,也很難獲得所有人理解。
高排名球員為低排名球員群體捐款,幫助他們度過難關,怎么聽著都是一件義舉。但也有球星表達不滿,比如蒂姆和貝雷蒂尼,他們的觀點聽著也有道理:都是打球的,就因為我掙錢多,就要給掙不著錢的球員捐錢么?更何況其中還有相當一部分人工作不夠職業和盡力。
作為ATP球員工會的主席,德約當時也承受了一定的壓力。這可真是好心未必得到好報的典型。
最近這小半年大家可能都深有體會。生活在不同世界里的人,要想做到相互理解,可真是太難了。所以,這個世界不是走向融合,而是正走向撕裂。大難臨頭各自飛,誰也沒有替他人考慮的義務,首先要考慮自己如何活命。
世界也是很現實的。就比如,頂尖球星肯定比二三線球員更有話語權。就拿美網來說,費德勒已直接退出本賽季,德約表達了強烈不滿,納達爾前陣也對赴紐約參賽審慎懷疑。如果幾個巨頭都不來,還真能讓賽事打不成,據透露這也是很多低排名球員現在最擔心的地方。
賽事還是要看球星臉色的。畢竟,球星才是賽事最大的財富。這也是一個相互博弈的過程,坐下來再談談唄!畢竟,網球賽事就是一門大生意,沒什么是不能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