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孔德昕
籃球運動員分為幾個位置?大部分人的答案是5個:控球后衛、得分后衛、小前鋒、大前鋒和中鋒。這一分類方式似乎已經沿用了數十年,而在這段時間籃球比賽已經完成了脫胎換骨般的發展,人們在不同的階段多次說過這樣的話,“如今的籃球已經和20年前完全不同了”。
那么在籃球運動不斷發展和變化的情況下,球員的分類方式依然沿用了幾十年前的老辦法,這合理嗎?
最近幾年,球迷們應該更加清晰地意識到了,NBA球員的傳統位置概念已經變得非常模糊。最典型的當屬勒布朗·詹姆斯,初入聯盟時他的位置是小前鋒,但詹姆斯在生涯中的不少時間里都站在4號位上,甚至在熱火時期經常是小陣容里的中鋒。但問題在于,無論打哪個位置,詹姆斯始終是球場上的控球人,這顯然和其他的前鋒或者中鋒不太一樣。眼下的MVP大熱字母哥也是類似。
再比如小薩博尼斯、塔圖姆、塔克、濃眉都在某些時刻扮演過大前鋒的角色,但4個人的比賽風格完全不同,把他們歸為一類似乎很難說通。而在過去幾年的最佳陣容評選中,濃眉更是以中鋒和前鋒的身份分別入選過,這也證明了NBA在劃分球員位置時也有些模棱兩可。5個位置的傳統劃分似乎只是單純依靠身高排序,但所有人都知道現在已經不是個高打中鋒,個矮打后衛的時代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人們試圖尋找出一種全新的分類方式,更好地為不同角色的球員定義歸類。來自雪城大學和普渡大學的兩位學生博世和卡爾曼提出了一套新的理論,兩人都對籃球相當癡迷,卡爾曼還是普渡男籃的學生經理,他們也都對NBA的數據分析進行了研究和學習。
在本賽季的NBA因疫情停擺前,博世和卡爾曼曾在3月舉行的斯隆體育分析會議上提出了自己的設想。他們認為籃球傳統的位置分類法應該被淘汰,當今時代,更合理的方法是將球員分成9大類。
“我們從來沒見過本·西蒙斯這樣的球員。”博世在此前接受采訪時說,“他幾乎不投三分,但依然是球權掌控者,同時身高還超過2.1米。我們不認為他和肯巴·沃克是一個類型的球員,哪怕他們都被歸類為控球后衛。他們在場上的作用完全不同。”
“我們的9位分類法當然也并不完美,但這肯定比傳統的5位分類更合理。在我們的分類之下,球員們的風格和作用將更加貼合他所屬的那個位置。”
以下便是博世和卡爾曼提出的9位分類法的籃球位置及解釋:
主控:傳球第一,投籃出手相對較少的矮個子持球人。
砍分后衛:有一定傳球能力,但投籃得分是主要任務,進攻效率并非頂尖。
進攻真核:高效的進攻發起點,大量持球,既能自己攻也能帶動隊友。
三分后衛:神射手,很少持球發起進攻。
空間前鋒:能投三分的大個子,有一定籃板保障。
技術前鋒:籃板能力更強的大個子,同時兼具突破和遠投技術。
多面手配角:填滿數據欄的球員,不分身高。
中距離內線:防守籃板出眾,能在三分線內完成中距離跳投。
傳統中鋒:強力籃板手,護框內線,很少拉到外線。
博世和卡爾曼是如何劃分出這9類角色的呢?他們通過分析NBA近10個完整賽季(2010-19)的24項數據,為不同習慣、特點和表現的球員進行歸類。(這些數據包括得分、籃板、助攻、搶斷、蓋帽率,百回合失誤,場均出手數、各個位置的投籃命中率等等。)盡管總會有一些異常值出現,但博世和卡爾曼認為大部分球員都可以被歸到這9個類別里。
這兩位大學生認為這樣的分類方式能更好地描述球員們在場上的角色。比如勒布朗·詹姆斯、哈登和萊昂納德顯然就是進攻真核,他們能高效地發起進攻。而路威則是砍分后衛那一類,他的回合占有率也較高,但進攻效率沒有那么頂尖,而且自己攻強過組織。而雷迪克自然是三分后衛,同理還有丹尼·格林。濃眉則屬于技術前鋒,像小喬丹這種藍領內線則是傳統中鋒。
博世和卡爾曼這項研究的最終目標,是探究NBA球隊在新的分類下要怎樣配置球隊。他們模擬了大量的5人組,通過觀察不同的排列組合效果,試圖總結出一些規律,比如怎樣從這9類球員里挑選搭配才能組成最強陣容?
以下是他們得到的一些關鍵信息:
●出色的5人組往往包含一個進攻真核,而圍繞在他身邊的是一眾空間點——可以是三分后衛,也可以是空間前鋒、技術前鋒。占用球隊回合最多的球員必須高效,而在他身邊配上可以拉開空間的隊友往往事半功倍。
●凱文·杜蘭特加入之后的勇士“死亡五小”是一個很有啟發性的例子。那個5人組百回合凈勝對手12.4分,是相當出色的組合之一。杜蘭特和庫里都是進攻真核,克雷·湯普森是三分后衛,追夢格林和伊戈達拉則是多面手配角。
●模擬得到的最糟糕的陣容缺乏進攻真核,這樣的組合包括0.25個主控、2個砍分后衛、0.5個技術前鋒和2.25個多面手配角。這套陣容百回合能輸給對手10.5分。
博世和卡爾曼的研究當然還有很多不完善或者需要深入探討的部分。比如他們只是以近10個賽季整體作為研究對象,如果把樣本集中在更小的范圍內,他們的結論還能生效嗎?在他們模擬出來的最佳陣容里,有一套是包含傳統中鋒的,但很明顯這個時代的傳統內線正在消亡,所以他們的結果可能是受到了某些傳統內線個人數據出色的影響。
另外這種全新的分類方式也是具有可變性的。一方面球員的角色會變,比如萊昂納德從輔助型的空間前鋒進化成了進攻真核,比如布魯克·洛佩斯從中距離內線進化成了技術前鋒+空間前鋒。另一方面,隨著籃球理念的改變,球員們在場上的角色也會繼續變化,因此這9個分類并非永遠不變。
新分類下的NBA最佳陣容
以本賽季至今的數據為樣本,在最新的9位分類法之下,今年NBA的最佳陣容是怎樣的呢?博世和卡爾曼按照他們的標準給出了答案,值得注意的是,這里的數據依據是2019-20賽季,但是分類卻是依據2018-19賽季的完整表現來定的。
主控:凱爾·洛里
砍分后衛:布拉德利·比爾
進攻真核:勒布朗·詹姆斯(字母哥緊隨其后)
三分后衛:杰森·塔圖姆
空間前鋒:戴維斯·貝爾坦斯
技術前鋒:安東尼·戴維斯
多面手配角:阿德巴約
中距離內線:德安德烈·艾頓
傳統中鋒:魯迪·戈貝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