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謝銳報道 LG杯新科冠軍申真谞九段最近在各項比賽中取得26連勝,3月3日在韓國頂尖棋手戰第三輪第二盤比賽中,申真谞九段執白中盤勝卞相壹九段,取得3連勝,排名第一。
賽后申真谞接受采訪時表示:“每天在棋外花的時間大致是10%,主要是聽歌?!睂Υ苏f法,國內年輕棋手們反響強烈,在微信里感慨良多。一個20歲的年輕人,每天花在棋上的時間多達90%,僅有的10%也僅僅用于片刻的放松,聽聽歌而已。他透露以前也會玩一些游戲,但最近擔心影響成績也不大玩了。聽歌是為了緩解下棋帶來的壓力,然而,他說:“只有贏下一局棋才能緩解。”
此說法與同為00后的謝科八段頗為相似,謝科的“名言”是:“很討厭輸棋。因為輸多了,一個棋手就廢了?!彼忉尩溃骸昂芏嗳艘詾?,棋手贏棋,然后變得驕傲,甚至忘乎所以,但我不這么認為。輸棋才是這樣的,因為輸了后,專注力會分散,你會想著找別的東西去替代一下,排遣一下,然后接著輸,繼續分散,幾個循環過后,一個棋手就這么廢了?!?/p>
為了“不輸棋”,謝科戒掉手游,說戒就戒,直接原因是,專注力有些分散,“討厭這么輸下去?!?/p>
每天花在棋上的時間究竟多少才最適合一線職業棋手?日本奪冠最多(75個)的趙治勛九段在《超越實地與模樣》一書中寫道:“ 我雖然擁護兩日制,但實話說,我覺得3小時的棋戰都太長。如果平常進行研究,有60秒或30秒,就一定能夠在盤上找到該走的地方。我這里說的不是我自己的事情,而是作為專業棋手的思想準備的問題,如果60秒還看不出著法,只好平時多進行縝密的研究,包括發現新的招法?!?/p>
“說到專業人才,訓練的內容都十分龐大,無論高爾夫選手、網球選手,還是演奏家……據說一位有名的年輕小提琴手一天練習8個小時。干專業,這是起碼的。我這樣說,除了想告誡有希望的年輕棋手,當然也是對自己的要求?!?/p>
日本名譽棋圣藤澤秀行是棋界出了名的“浪蕩派”,幾年不回家,將家里房子輸出去這些事都干過,但他在棋上卻始終沒少花功夫,晚年他還召集年輕棋手開辦‘秀行塾’。在看到年輕棋手們的手段時,經常會責罵“這手棋是什么東西!”、“從這里開始就沒必要擺下去了”之類的話。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藤澤秀行給自己創造了吸收年輕棋手們思路招法的機會,并因此成為頭銜戰最年長記錄的保持者。
圍棋進入AI時代后,許多著法都來自AI,新的大型開局變化如“羋氏飛刀”幾乎占據四分之一棋盤,但凡有一點漏算即墜落深淵,對棋的計算嚴謹程度較之以前更高,而這僅靠對局中的兩三個小時計算清楚絕無可能,亦不現實。一如李喆六段所言,“當你還在長考出招時,對手卻秒速落子,心理遭受的打擊更大。”如此說來,職業高手每天8小時用在棋上訓練,僅僅是最低標準而已。
棋盤外的世界很精彩,但既然選擇了職業棋手生涯,棋盤即為安身立命之所在。棋盤外的世界再精彩,也都要在棋盤與外界之間有一道隔離墻,魚和熊掌兼得,終究是一個美好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