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原創
本賽季,布拉德利·比爾不斷飆出高分,但這又有什么用呢?
盡管比爾連續兩場拿到50+,但奇才還是全敗。第一場是被排名東部第十的公牛贏了9分,今天的比賽好看一點,畢竟他們是輸給了全聯盟最佳最好的雄鹿。唯一值得安慰的是,比爾率隊把雄鹿逼進了加時。
一般情況下,球隊的頭號球星拿到50+這樣的高分,帶走一場勝利似乎在情理之中。但奇才并不是這樣,甚至在賽季的大部分時間里,這種空砍輸球的情況已經成為一種常態。
在今天的比賽過后,比爾已經連續反超阿德托昆博和特雷·楊,以場均30.0分暫居聯盟得分榜次席,但強大的個人攻擊火力并沒有為球隊帶來勝利。事實上,在本賽季比爾得到40+的比賽中,奇才的戰績為1勝8負;得到35+的比賽,戰績為4勝11負。得到30+的比賽,戰績為11勝14負。
從這些數據來看,似乎恰恰是比爾的高得分使得奇才難以贏球。但如果你仔細分析比爾的得分數據,發現事實并不是這樣。在奇才輸掉的36場比賽中,比爾場均得到29.6分,但在他們贏下的20場比賽中,比爾則會場均得到30.8分。另外,從場均出手次數來看,也會得出類似的結論:贏球(22.8次)還是要略微高出輸球(21.3次)。
高得分導致輸球?恐怕沒這么簡單。當你擁有全聯盟最好的得分手時,他的高得分不應該傷害到球隊。為什么會這樣?唯一合理的解釋是:比爾的高得分模式妨礙了其他隊友的正常發揮。
在過去三個賽季的大部分時間里,約翰·沃爾都在養傷,于是比爾被迫接管場上組織的重任。相比2016-17賽季,他的場均助攻數幾乎翻上一番(3.6次比6.1次),同時助攻率也從16.2%飆升至28.4%。
然而,做到這些還遠遠不夠。當我們將奇才贏球和輸球的場次做一下比對時,會發現比爾的組織能力欠缺問題非常突出。本賽季,當比爾拿到40+時,奇才唯一的一場勝利是在森林狼身上取得的,但不要忘記,那場比賽比爾同時送出了10次助攻。而在其余八場失利中,比爾場均只有5.3次助攻。在今天的比賽中,他只有3次助攻,更是創下新低。而在比爾拿到35+和30+的比賽中,也出現了同樣的問題。
本賽季,比爾的場均助攻數已創下職業生涯新高。但看問題不能只看表面,數據顯示:當比爾拿到30+,奇才又能贏球時,他場均可以送出6.7次助攻;而在比爾拿到30+,奇才輸球的時候,他的場均助攻數僅有5.2次。
所以,比爾飆高分本身并沒有錯,但如果他在比賽末段一直打英雄球,就有問題了。尤其是在全明星賽后首場以5分不敵騎士的比賽中,盡管比爾“僅僅”拿到26分,還是暴露出了苗頭。他無視其他人的存在強行投籃,最終在三分線上只有10中1。而且客觀來說,這并不是隊友們的錯。
受到沖擊最大的,是八村壘。他在上場比賽前兩節就拿到8分、6個籃板,令人印象深刻。但在下半場,他只得到了兩次投籃機會。長時間不出手,會令投籃手感生疏,今天他也只有33.3%的投籃命中率(12投4中)。
事實上,奇才最近遭遇的三連敗,尤其是接連輸給騎士、公牛這樣的弱隊,給球隊造成了沉重打擊。即便如此,奇才目前排名東部第九,還有躋身季后賽的期望。現在并不是指責誰的時候,賽季初期,比爾曾要求改變球隊文化,但他現在必須要先做好自己:不僅滿足于做一名刷分機器,組織能力是其最需要升級的技能包。
文/王明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