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季孟年
一場精彩的比賽,卻被一次爭議判罰所攪亂。
爵士PK開拓者,西北區的內戰向來都是火星四濺。本場比賽也是如此,利拉德在上半場便轟下了27分,率領球隊領先。但在第三節,爵士隊掀起了反擊浪潮將分差抹平。第四節,雙方更是進入到了白刃戰階段。在比賽還剩下19.5秒的時候,米切爾突破籃下得分,幫助爵士隊領先2分。其后,利拉德迅速反擊上籃,但卻被爵士隊干擾。
但從慢鏡頭來看,利拉德這球是在碰到籃板之后才被戈貝爾封蓋,是一個再明顯不過的干擾球。但是,當值主裁判并沒有進行判罰。利拉德憤怒的在場邊抱怨著,目睹球隊最終遺憾輸球。就連爵士球員戈貝爾都在賽后說道:““在比賽中,我當時就想著把球蓋掉、干擾掉,但很明顯,看了回放以后,那確實是一個干擾球。我常嘗試去干擾對手投籃,干擾球也隨即時常發生。”
而當值主裁判同樣在賽后承認了這是一個誤判,裁判表示只有吹罰了干擾球的情況下才有回看錄像的資格,當時我們沒吹,所以沒辦法回看。賽后通過錄像回放我們不幸地發現,那確實是干擾球,我們漏判了。如果NBA官方在明天公布裁判報告,利拉德的這次上籃一定會被卻認為干擾球。但是,比賽的結果已經無法改變,所有的一切都沒有了意義。
值得一提的是,這已經不是爵士隊本賽季第一次在比賽的最后時刻在判罰之中受益。此前兩次對陣鵜鶘,他們都在最后時刻的關鍵判罰當中占了便宜。先是在北京時間的1月7日,鵜鶘隊本有可能在比賽的最后時刻改變戰局。英格拉姆突破上籃被戈貝爾干擾,但慢鏡頭顯示這一球戈貝爾明顯有犯規的動作。此外,鵜鶘隊的主教練金特里還投訴稱他叫了暫停,但卻遭到裁判的無視。
第二天NBA便出示了裁判報告,裁判報告中寫道:“在常規時間最后0.9秒,在鵜鶘球員英格拉姆的一次投籃嘗試中,爵士球員戈貝爾防守時與其手臂產生接觸,應吹罰一次投籃犯規。”這也就意味著,鵜鶘本應該有兩次罰球機會,他們完全可能將比賽拖入加時賽。
當時在查看比賽回放時,戈貝爾打手的畫面已經非常清楚,然而裁判并未做出相應判罰,這也讓整座球館噓聲四起。但根據規則,裁判不能在沒有響哨的情況下觀看錄像回放,而當時裁判沒有吹戈貝爾犯規,因此便無權查看回放。
11天之后,鵜鶘和爵士再度相遇。在比賽還剩下0.2秒的時候,裁判吹罰海斯和戈貝爾搶位的時候犯規,給了爵士罰球機會。爵士靠著戈貝爾的2罰1中將比賽拖入加時,不過英格拉姆在加時賽暴走,最終鵜鶘隊還是贏下了比賽。然而,這次判罰依舊引起了巨大的爭議。第二天的裁判報告再度表示,這一次吹罰依舊是誤判。
裁判報告表示:“在爵士發邊線球時,戈貝爾和海斯的確是有身體接觸,海斯抓了前者的手臂,但很快就松開了。而籃下其他球員也有這樣的接觸,沒有一個動作是比較突出的,比如移動或者阻擋對手。”
而在今天,爵士隊又一次在關鍵時刻的關鍵判罰當中獲利。不少人都表示,這支球隊在本賽季簡直有裁判護體。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NBA三番五次的在判罰上出現問題,這勢必會讓聯盟的整體收視率受到巨大的影響。
因此在賽后賽后球迷發推寫道:“這場開拓者對陣爵士的比賽就是NBA評價不斷下滑的原因,這是一場全國直播的比賽,而裁判們整場比賽都在捉弄開拓者和利拉德。”值得一提的是,利拉德轉發了這條推特。但他的無奈心情,或許只能靠自己慢慢疏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