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原創
在U23亞錦賽首秀中,中國國奧0比1被韓國國奧絕殺。對于這場比賽,國內主流媒體爭相進行了報道,客觀的對本場中韓之戰進行了評價。
《新快報》以《全場已足夠出色,就差最后一分鐘》為題,對U23亞錦賽的中韓戰進行了報道。報道中寫到,“99步都走得穩健,就差最后1步……雖然最終輸球,但中國隊的表現還是可圈可點的,特別是在賽前不被看好的情況下能夠表現得如此頑強與堅韌,他們配得上掌聲。或許一場比賽的勝負并不能代表什么,或許這支中國隊大概率將無緣今年的東京奧運會,但球員們能夠在這種強強對話中展現出自己的實力,并踢出自信的足球,這就是低谷中中國足球所需要的,也是中國足球向前發展所必然經歷的。”
《天津日報》以《“黑色一分鐘”來襲 國奧憾負韓國》報道了國奧中韓之戰,報道中強調,郝偉的人員調配是比較合理的。中國國奧隊堅決打防守反擊,在“鐵桶陣”前韓國隊也無計可施......第一輪戰罷,韓國隊3分位居小組第一,烏茲別克斯坦隊和伊朗隊并列第二,中國國奧隊小組墊底。第二場與烏茲別克斯坦隊的比賽又成為“生死之戰”。
《新京報》在報道中提到了韓國隊在最后時刻的絕殺進球,體現了中國隊關鍵時刻不夠集中的問題。報道中寫到,“能夠在90分鐘內保住平局,更關鍵的是國奧的戰術思路準確,沒有一味地防守,在前場反搶和二點球控制方面表現出色。雖然沒有進球,但無論從數據還是比賽場面來看,這都可以算是中國國字號近期表現最好的比賽。但比賽最后時刻的丟球,還是體現了國奧在關鍵時刻不夠集中的問題。”
此番U23亞錦賽,中國足協主席陳戌源親赴泰國現場督戰。據廣東媒體《廣州日報》報道,中國足協副主席、U22備戰小組組長高洪波現場觀看了這場比賽,現場觀戰的中國足協主席陳戌源看著小伙子們頑強的表現,也連連點頭叫好。
中韓之戰后,《北京青年報》新媒體《北青體育》對張玉寧的父親張全成進行了專訪。張全成在接受采訪時說,“我心里就像吃了一個蒼蠅一樣。兒子為國出力,受傷,我覺得于情于理,作為家長我都沒什么好說的,因為這都是應該的。如果國奧隊能逼平甚至贏下對手,那我覺得玉寧就算后面打不了了,這傷也受得值得。可球隊偏偏以這種讓人憋屈的方式輸球,我心痛啊。玉寧跟我說,這比賽最后1分鐘,他太難受了,比骨傷還疼啊......本來肩傷手術的日程被推延了,這回可以連腳趾的手術一起做了。”
上海《新聞晨報》新媒體——《周到上海》在報道中寫到,臨時接盤的主帥郝偉在時間和可挑選人員都極為有限的條件下,把這支球隊調教到了一個完全超出人們預期的水準。
《周到上海》還在相關報道中,強調了中國國奧與韓國國奧在比賽經驗上的差距。應該如何直觀理解所謂的經驗問題?我們看到了這樣一份統計數據,是這支中國國奧和對手韓國國奧的23名球員在2019賽季聯賽中的出場場次對比。中國隊員過去一個賽季出場總場次為292場,人均出場場次12.7場;而韓國隊員出場總場次573場,人均出場場次24.9場。差距是巨大的,而這也直接導致了雙方球員在經驗和信心等方面的差距。
文/陳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