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張奔斗
首先我就不明白了,所以為什么叫“穩如狗”,狗怎么就穩了?我是說,穩如貓或是穩如雞當然是沒道理的,但為啥不是穩如象或是穩如牛?
但不管怎樣,面對納達爾對梅德維德夫這個美網男單決賽對陣,你得承認,并且服氣,這倆的確是這個北美硬地賽季甚至是本賽季最穩的兩位選手。
兩場男單半決賽從北京時間今晨4點戰至上午10點,兩場3比0的直落比分,不掩對局的高質量與精彩程度。說到這個硬地賽季的穩,納達爾和梅德維德夫本就是分享了兩項ATP1000大師賽事羅杰斯杯與辛辛那提的桂冠;而說到本賽季的穩,梅德維德夫的50勝與納達爾的46勝在ATP今年勝場數的排名榜上領先。
不過,說到本屆美網賽上的穩,這兩人穩定的體現形式卻很是不同。納達爾一路砍瓜切菜,6場勝利僅丟1盤。而從第二輪就開始出現抽筋的梅德維德夫,一路磕磕絆絆,在紐約人夾雜噓聲與掌聲的伴奏下一路撐到最后。從某種意義來說,納達爾的穩,是眾望所歸;梅德維德夫的穩,卻更令人意外和印象深刻。
這兩人之間,還有另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所謂“超長待機”的特質。只不過,體現方式同樣有所不同。
梅德維德夫是在這個北美硬地賽季絕對超長待機,從華盛頓特區站到兩站硬地大師賽再到美網賽,他連續四站賽事打入決賽,這可是之前只有1982年的倫德爾和1995年的阿加西才能夠達成的可怕成就。
本屆美網賽之前,曾有數位業內專家都預言,熱身狀態火熱的梅德維德夫不可能在紐約走得太遠,他在體能和精力上的雙重疲憊很可能讓他突然崩塌倒下。就連他自己也表示,能打到8強就該感到滿意。然而,梅德維德夫一路吞服止疼片撐到了決賽,體現了年輕一代所缺乏的狠勁、韌性與不死氣質。
而對于納達爾來說,他的超長待機,更體現在他的整個職業生涯。從2005年法網奪冠的那個馬略卡少年,到在本屆美網打入他僅次于費德勒31次的第27次大滿貫決賽,歲月只在納達爾的發量上留下痕跡,但他仍然一次次地站上大滿貫的決賽賽場。也正因為本屆美網打入決賽,納達爾也成為繼費德勒之后,僅僅第二位能夠在全部四大滿貫都至少5次打入決賽的球員。
而在納達爾之前的4次美網決賽中,他在2010、2013和2017年贏得三冠,奪冠勝率相當出眾。雖說在四大滿貫中,納達爾的美網冠軍明顯來得最晚,卻在他年過30歲之后,給予他在羅蘭·加洛斯這部大滿貫冠軍收割機之外最強有力的支撐。過去3年在紐約,納達爾的表現是:冠軍+四強+今年已打入決賽。
紐約的硬地,曾被認為是納達爾在四大滿貫中天生最不擅長的場地類型。能夠在年過30卻在這片場地大獲成功,恰恰完美道出了納達爾不斷進取和自我進化的能力。半決賽后的現場采訪中,納達爾也說出樸實的心聲:“如果沒有激情和熱愛,你絕不可能擁有一份長久的職業生涯。”
不妨將英文原文也貼出來,因為這句話同樣值得被每個普通人銘記——“It’s impossible to have a long career unless you have a passion and love for what you do.”
納達爾對梅德維德夫,面對這樣的決賽對陣,無論從能力、排名、經驗還是成就,納達爾當然都是更被看好的一方。兩人的唯一一次交手就是今年的羅杰斯杯決賽,納達爾打了對手一個6比3和6比0。
不過,話又說回來,正因為那是一場脆敗,也許梅德維德夫能夠從這場對決中學到更多東西。畢竟,年輕人的學習能力應該是很強的,更何況總理還有一副非常聰明的頭腦。據說小時候上學時,數學和物理兩科成績最好。
至于兩場半決賽的落敗者,貝雷蒂尼體會到了單盤掃出22個直接得分仍拿不下這盤的絕望,但他本屆賽事以及本場比賽的表現,仍然值得稱道和期待。解說室里的麥肯羅斷言,這位意大利小伙子是未來世界前五的料。至于被另一位23歲小伙子送出局的迪米,回春雖然有據可查,但距離大滿貫冠軍仍有明顯差距。畢竟是一場不必面對巨頭的半決賽啊,但他幾乎毫無希望地失去了打入人生第一個大滿貫決賽的希望。
憑借本屆美網,納達爾在年終第一的爭奪中占據先機,他目前在ATP冠軍爭奪戰排名榜上已領先德約1160分;同樣是憑借本屆美網,梅德維德夫取得在ATP新生力量一代中的領先位置,他世界第4的最新排名以及提前鎖定ATP倫敦總決賽席位,令其他小伙伴們望塵莫及。
再聯想到小威對安德萊斯庫的女單決賽陣容,同樣是一位偉大球員面對年輕的挑戰者。2019年美網,其實挺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