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李婷
自北京奧運會開始,中國奧運軍團中最堅挺的“夢之隊”中國乒乓球隊就未曾讓冠軍旁落過,連續三屆包攬男女團體和男女單打冠軍的國乒,在東京奧運會上將面臨爭奪第五塊混雙金牌的壓力,如若能合理打造出一對最強混雙,國乒在最大對手日本隊的家門口依舊有很大把握首次包圓兒五金。
如果東京奧運會像此前三屆奧運會一樣,依舊是男女團體和男女單打四個項目,國乒雖不能說安枕無憂,但至少遭遇到的挑戰不會特別大,畢竟團體賽講求的是整體實力,放眼世界,的確沒有哪一支隊伍能像中國隊一樣能夠選出三名世界頂尖名將出征團體賽。
至于單打,雖然在東京奧運周期開始后的兩年時間里,國乒遭受到不小的挑戰,但無論是男單的張本智和,還是女單的伊藤美誠,在擊敗多名中國選手后就被國乒研究了個透,以至于在今年他們不再有更為突出的表現,而中國的男女單打都匯聚了老中青三代年輕球員,各選拔出兩位最優秀的參與奧運會,還是在綜合實力上有著最大的奪冠希望。
正是為了打破中國隊的壟斷,日本方面“另辟蹊徑”,在東京奧運會上增設了混雙金牌,并且國際乒聯還制定出在整體參賽人數不變的情況下,各支隊伍只能選派一對組合參加混雙項目,這對于中國隊來說,就面臨了兩方面的難題——如何打造出最強的一對組合,以及這對組合在奧運會中到底應該身兼幾項。
從目前來看,許昕/劉詩雯是國乒最屬意的組合,而他們自去年年底配對以來也只在近期唯一輸了一場球,論成績、經驗、默契,“昕雯聯播”都是奧運混雙最佳人選。但這里又面臨了一個問題——這兩位老將到底是團體和混雙兼顧,還是說再加上單打三管齊下呢?
目前,國乒依然在對混雙組合進行著調配和考察,也對隊員們個人能力精力進行著考量,混雙派誰、又怎么派,會是接下來一段時間國乒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同樣的困擾也發生在日本隊身上,他們自然希望混雙成為奧運金牌突破口,但別忘了,中國香港組合黃鎮廷/杜凱琹、中國臺北組合林昀儒/鄭怡靜也都是具備奪冠實力的選手。
相較于混雙內外復雜的形勢,團體和單打其實簡單的多。男女團體中國隊最大的對手就是東道主日本隊,不過按照整體實力,日本隊就算其中一場甚至兩場能夠勝出,最終還是難以撼動國乒的強大實力。
至于單打,就是看個人能力了,男單在馬龍基本鎖定一個名額的時候,許昕和樊振東到底誰能在接下來一年時間里保持更好的狀態和成績?女單老中青三代選手丁寧、劉詩雯、陳夢、王曼昱到底如何選出兩位最強者?不過國乒內在的競爭無論是誰勝出,這兩枚單打金牌還是很難花落別家,大賽的能力不是其他選手拿到一兩站公開賽成績可比的。
東京奧運會是國乒正式進入到“劉國梁時代”的首屆奧運會,做運動員成功、做教練員成功的劉國梁,也定不會輕易將其中一枚金牌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