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李婷
從北半球韓國的夏天到南半球澳大利亞的冬日,中國乒乓球隊在連續兩周的征戰中總共收獲了七枚金牌,男女單打連續兩站實現冠亞軍的包攬,但是混雙和男雙卻遭遇到不小的挑戰。當中國隊最主要的對手日本隊近期放緩步伐之時,韓國、中國香港等隊伍則悄然在雙打領域發力。
上一站韓國公開賽,此前擁有著百分之百勝績的許昕/劉詩雯輸給中國香港組合黃鎮廷/杜凱琹,中國隊未能包圓全部五項桂冠。不過男女單打順利會師決賽、男女雙打分別擊敗東道主組合,也還是讓國乒成為了韓國公開賽的最大贏家。
轉戰南半球,由于長途飛行和季節轉換,國乒許多隊員身體都有些不適,而在上一站三線作戰、本站也依舊報了三項的劉詩雯則提前因為身體原因退出了澳大利亞公開賽的爭奪,這使得只報了許昕/劉詩雯這一對混雙的國乒無人征戰混雙,只得眼睜睜看著黃鎮廷/杜凱琹在決賽中擊敗水谷隼/伊藤美誠,連續兩站奪得混雙冠軍。
所幸的是,男女單打中國隊依舊保住了優勢,和上一站比賽一樣提前就將冠亞軍收歸囊中。男單四強,中國隊占據三席,此前擊敗樊振東的德國選手弗朗西斯卡終究沒能跨過許昕的關卡,許昕和王楚欽的決賽之爭,以老將許昕連續三站奪魁而告終。
中國女單沒能像上一站一樣強勢包攬四強,主要在于陳夢和李佳燚分別輸給了日本選手石川佳純和伊藤美誠,后者失利情有可原,前者輸球有些令人意外,于是很久沒有看到的兩場中日PK發生在了澳大利亞公開賽女單半決賽中。
不過孫穎莎和丁寧成功阻擊了日本兩名選手晉級決賽的步伐,而在最終的這場國乒新老交鋒中,孫穎莎擊敗丁寧,繼日本公開賽后,拿到了自己今年第二個巡回賽女單冠軍,也真正進入到東京奧運會的競爭當中。
男女單打是中國隊自己人之間的較量,男女雙打也像上一站般上演了中韓對抗,但這一次雖然陳夢/王曼昱又贏了,但馬龍/林高遠卻輸了,韓國組合鄭榮植/李尚洙將上一站獲得的銀牌成功升級成了金牌。
從韓國和澳大利亞這兩站比賽過程和結果來看,國乒最大的收獲在于許昕的爆發和孫穎莎、王楚欽兩名年輕選手的進步。原本只是在雙打領域更有作為的許昕從日本公開賽開始持續發力,連拿三站男單冠軍,成為東京奧運會單打名額有力的爭奪者。
而年輕的王楚欽雖然兩站比賽一次四強一次亞軍沒有冠軍入賬,但連續兩站擊敗中國男乒主要對手張本智和,并且沒有輸掉外戰的成績讓他在能力和信心上有了很大提升。
而孫穎莎一個月內,在日本公開賽奪冠、在韓國公開賽闖入四強、在本站澳大利亞公開賽再度收獲冠軍,兩個女單桂冠讓她也正式進入到東京奧運會名額的競爭當中,孫穎莎和王楚欽的表現讓中國乒乓球隊的強大實力得到了延續。
但這兩站也暴露出國乒隊員們的一些問題,這首當其沖的便是樊振東,韓國站止步八強、澳洲站止步十六強,連續輸給并非十分頂尖的外國選手,樊振東已經跌入到職業生涯的最低谷,如何能夠觸底反彈成為他急需解決的問題。
此外,國乒在雙打領域也需要提高重視,許昕和劉詩雯作為老將往往三線作戰,但是這樣高強度之下他們的身體精力能否頂得???韓國站的亞軍和劉詩雯澳洲站的退賽或許已經說明了問題,而馬龍/林高遠這對搭檔之間配合并不默契,國乒到底該如何在雙打配對和參賽項目中做出抉擇?
而外部對手的情況,當日本隊除了女單之外難有太大作為的時候,韓國隊則在悄然出擊,連續兩站比賽,韓國隊在男女雙打都晉級到決賽,并在本站比賽拿到一項冠軍,盡管男女雙打并非奧運會的金牌單項,但作為團體賽中不可忽視的項目,其重要程度也是不言而喻的。
此外,黃鎮廷/杜凱琹的混雙實力已經得到了證明,而歐洲男單也在不時發揮著自己的能力,中國隊備戰東京奧運會的這一年,對手不僅僅只有日本隊,做好自身、放眼世界,才能收獲更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