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新媒體原創
中超聯賽半程收官戰中,山東魯能通過兩次閃擊戰2比0完勝北京國安。比賽中蒿俊閔在右邊路狠突戲耍御林軍陣中“跑不死的邊后衛李磊”那一幕,不禁令人驚嘆進入到“老將”年齡段的蒿俊閔,竟能爆發出如此高能的突襲能力。但人們不要忘了,在蒿俊閔的“前魯能時代”,屬于他的經典區域就是這條右邊路。
蒿俊閔出道于天津泰達,在不到18周歲的年紀,蒿俊閔就與毛彪被恩師劉春明提拔到一線隊。2004年7月1日中超杯第二輪第一回合,天津泰達在泰達足球場5比2擊敗上海國際,17歲99天的蒿俊閔首發并打滿全場完成泰達一線隊處子秀。
2004年9月15日,在泰達對陣遼寧隊的比賽中,蒿俊閔替補登場36分鐘,邁出了他300多場中超旅程的第一步,當時的蒿俊閔只有17歲。小蒿完成這次登場之后,僅用幾場比賽就成為了泰達的主力右邊前衛。在當時泰達整體人員配置平平的情況下,年紀輕輕的蒿俊閔就成為了津門虎主要的進攻發起點。在球隊進攻打不開局面的情況下,教練也喜歡依靠蒿俊閔邊路快速的突襲來撕開進攻的突破口。
憑借著有速度、有爆發力的邊路突襲,以及精準的傳中能力,讓他在2005年和2007年先后2次中超聯賽新人王。在泰達,蒿俊閔還曾創下過連續兩場比賽貢獻4次助攻的神作。在亞冠戰線泰達與中央海岸水手的比賽中貢獻2次助攻后,蒿俊閔回到聯賽戰線又用2次助攻幫助球隊拿下了實德。
對于邊路技能突出的蒿俊閔,昔日泰達主帥、內德維德啟蒙教練雅拉賓斯基就曾把蒿俊閔成為“巨星”。在泰達的主場比賽中,身披泰達白色8號戰袍喜歡稍稍彎腰突襲的蒿俊閔,絕對是那些年津門球迷眼中的一道靚麗風景。在很多資深泰達球迷看來,看到蒿俊閔右邊路突襲后的下底傳中,就好似盛夏里喝到冰鎮啤酒一般暢快。
在蒿俊閔離開泰達的日子,津門球迷也總愛把一系列邊路快馬比做“蒿俊閔接班人”,然而遺憾的是,在“泰達蒿8”為津門虎在6個賽季146場比賽打入17球離開球隊后,馬磊磊、范志強、胡人天、惠家康等泰達邊路球員均未達到過蒿俊閔在泰達的高度。
然而,偏內向的氣質,也一定程度上制約住了蒿俊閔在職業初期的發揮。在津門打拼的日子,在很多天津足球人看來,蒿俊閔雖然優秀,但他只能是球隊的“將才”,成不了“帥才”。
23歲那年,蒿俊閔遠赴沙爾克04開始了自己的德甲征程。蒿俊閔的德甲歲月算不上成功,在偏粗獷的德甲賽場,蒿俊閔在泰達時的靈動踢法少了些發揮的空間。而在當時馬加特治下的沙爾克04,球隊邊前衛位置上也不乏,拉基蒂奇、 法爾范、瓊斯、馬蒂普這樣攻守能力均衡的大才。在德甲,蒿俊閔被馬加特改造成為了右邊后衛,在異國他鄉,他的進攻特質也多少因為這次位置改變為被削減,在馬家軍里,蒿俊閔唯有在踢右邊后衛時表現得最為自如。
在結束了不成功的留洋歲月之后,蒿俊閔回到國內沒有如先前人們所想象的那樣,回到他夢開始的地方泰達。轉投魯能的蒿俊閔,由于其雙腿均遭受過不同程度的傷病,也由于其更加成熟,開始慢慢擁有了中路的新位置,并自此成為魯能和中國國家隊離不開的中場節拍器。
文/陳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