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原創
賽季戰罷半程,天津天海的戰績是1勝7平7負。球隊的戰績愁云慘淡,兩個賽季以前頻頻在水滴響起的“維京戰吼”也不復存在。但在一場2比2的憾平后,水滴球場響起了久違的戰吼聲。深淵中的天海為何全場球迷久久不散?那是因為他們要向一位功勛外援致敬。這個人,就是韓國外援權敬源。
2017年3月,權敬源加盟當時還被稱為權健的天津天海,成為了球隊中超歷史上的首位外援。由于曾經隨全北現代奪得亞冠冠軍,加上權敬源與“權健贏”諧音,韓國人被時任權健董事長束昱輝欽點,也被天津媒體和球迷寄予厚望。
來到天津的首個賽季,權敬源恰逢亞外政策取消,他并沒有在最開始的幾場比賽成為球隊的正選;不過很快,他就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雖然是亞外,卻能夠壓過格烏瓦尼奧和摩拉斯。效力中超第一年,權敬源出場1890分鐘,打進1球,還幫助權健沖進了亞冠聯賽,完成了歷史性突破。
2018年,已經深受天津球迷喜愛的權敬源迎來了新帥索薩,一度主力位置受到了挑戰。不過,在開季幾場比賽之后,索薩也發現了權敬源究竟是多么不可或缺。在這個賽季,韓國人成為球隊的絕對主力,聯賽出場27次、亞冠出場打滿11場,在兩線作戰中都展現出穩健的實力。上賽季權健隊內爆出種種丑聞,維特塞爾、莫德斯特的冷血離開也讓球隊實力大打折扣,然而權敬源卻兢兢業業做好自己,幫助球隊最終順利保級成功。
而到了2019賽季,權健東窗事發讓遺留下來的天津天海需要時刻為生存而戰。在這種情況下,權敬源依舊完美的為球隊貢獻出了每一份力量,他打滿了本賽季的15場1350分鐘比賽。或許是兵役期將至,本賽季的權敬源已經沒有此前兩年那樣穩健,他在后防線上也會出現失誤,也無力阻止球隊連續在領先情況下痛失好局;但盡管如此,權敬源仍然為這支天津球隊戰斗到了最后一刻,也讓天津這座城市記住了他。
在權敬源的兩年半中超生涯中,有太多太多的記憶點留存在天津球迷的腦海:加盟初期,他的一手大力界外球讓人防不勝防,甚至讓上港鬧出了“毛巾門”的爭議;在社交媒體和記者的口中,這位韓國國腳更是個開心果,常常與王永珀、趙旭日打打鬧鬧。在渤海之濱的63場中超、11場亞冠和2場足協杯,權敬源用一種無聲的方式將自己的印記寫在了海河的水流上,寫在了津灣的夜色里,也寫在了天津球迷的記憶中。
比賽結束,權敬源淚流滿面。在賽后的戰吼時,他跪在地上、五體投地,仿佛在向天津球迷致謝,又仿佛在告別自己的一個時代。權敬源的天津時代,其實也是天津足球的權敬源時代;這個時代開始于期待,高潮于勝利,回歸于無形,在熱浪和歡呼退去后,留下的是不舍和淚水。權敬源的離開,也意味著天津足球的又一個高峰時刻徹底畫上了句號,如同天津本地媒體在宣傳片里拍攝的那樣,戰鼓沉寂,轉身離開,曾經快樂的時刻再也不會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