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韋人匕
NBA頒獎典禮各大獎項出爐,2018-19賽季正式畫上了句號。如果從獎項歸屬上來看,本賽季無疑是屬于國際球員勝利的一年。一般來說,頒獎典禮總共有六個獎項最引人關注:MVP、最佳防守球員、最快進步球員、最佳新秀、最佳第六人和最佳教練。
除了年度最佳教練,其余五個獎項中有四個都被國際球員摘走,MVP屬于來自希臘的阿德托昆博,最佳防守球員由法國人戈貝爾蟬聯,最快進步獎被喀麥隆孩子西亞卡姆捧起,最佳新秀歸屬斯洛文尼亞的東契奇,只有最佳第六人路易斯·威廉姆斯是美國本土球員。
這樣的情況在最近幾年并不常見,去年也僅有最佳新秀本·西蒙斯和戈貝爾屬于國際球員。越來越多來自美國本土以外的球員涌現,成為聯盟里的頭號球星,其實對整體發展是個好事。國際球員的增多,以及競技水平的迅速提升,也反映出NBA國際化的成功。近些年,NBA一直在推進國際市場的發展,除了在各大洲舉行季前賽和關懷行動,聯盟還成立了精英國際訓練營,未來肯定會有更多像西亞卡姆這樣的潛力股被逐漸發掘。
另外,對于美國本土球員來說,國際球員的崛起也是一個激勵,他們可以感到更大的壓力,來自國際的競爭以前只出現在FIBA賽場,現在NBA也成為了主戰場。這種趨勢從行動上會激勵美國球員更加努力,從意識上給他們提前敲響警鐘。
其實NBA的趨勢也反映出國際賽場的情況,今年在中國舉辦的籃球世界杯,各支球隊都盡遣主力來參賽,美國男籃的奪冠之路絕非毫無壓力,塞爾維亞、西班牙、加拿大、澳大利亞幾支球隊都是實力不俗的對手,甚至有機會把夢之隊挑落馬下。
所以,頒獎典禮雖然只是一個賽季的結尾盛典,但還是可以映射出很多問題,值得美國和國際球員好好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