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世界杯也“男女有別”?氛圍反差太大

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馬德興法國雷恩報道
在觀看完中國97年齡段國奧隊4比1大勝巴林隊之后的第二天一大早,記者興沖沖地從馬賽乘坐火車輾轉巴黎奔赴雷恩,觀看中國女足在本屆世界杯賽上的第一場小組賽。賽后,又馬不停蹄地從雷恩原路折回馬賽,準備觀看當地時間9日下午中國97年齡段國奧隊在本屆土倫杯賽上的最后一場小組賽。一路走來,頗有感慨。
兼顧男女足 折騰成了家常便飯
實話實說,由于男足隊伍眾多比賽也多,實在是分身無術。說起來也有些不好意思,上一次現場采訪中國女足,還是19年之前的2000年悉尼奧運會女足賽。當我在雷恩的新聞中心見到此番以國際足聯官員身份亮相的孫雯時,暗暗感慨:“上次跑女足的時候,孫雯還在當球員呢!”
97年齡段國奧隊正在法國參加一年一度的土倫杯,加上亞足聯在6月4日召開特別代表大會、確定2023年亞洲杯賽的主辦地,國際足聯在6月5日召開的第69屆全體代表大會,原本將討論2022年世界杯賽擴軍48隊的問題,且這幾項活動與賽事的日程幾乎都可以錯開,于是也就可以同時兼顧這幾項事務。不過,中國女足的比賽地點集中在北部和西北部,而中國國奧隊的比賽則集中在南部,加上亞足聯與國際足聯的會議都是在巴黎。于是,一路急行軍、南北往返折騰似乎也就成為了此番法國之行的“家常便飯”。
好在這樣的折騰并不是每天都發生。在女足完成了第一場小組賽之后,第二場小組賽將移師巴黎,這就省去了差不多2/5的路程。當然,國奧隊隨后與墨西哥隊的第三場小組賽甚為關鍵,如果取勝則還需要在法國南北往返折騰一次,因為這意味著中國國奧隊還有兩場比賽;如果平或負,則就只有最后一場排位賽,可以看完了國奧隊的比賽之后踏踏實實北上去看女足世界杯賽了。
盡管有些折騰,但卻也有另一番樂趣,畢竟男女兩支國字號隊伍同在一國參賽的情況,以往很少出現過。加上這種男、女之間的轉換,也是一種全新的體驗。
世界杯也“男女有別”?
21年前的1998年,法國第一次主辦男足世界杯,借助東道主之利第一次捧起了大力神杯,那也是我第一次的世界杯采訪之旅。時隔多年再次來到法國采訪女足世界杯,則完全是另外一種感覺,甚至絲毫就沒有“世界杯”的味道。
當記者乘坐火車趕到雷恩時,只有在洛里昂路體育場附近,才能感受到:“哦,這是在進行女足世界杯賽?!背酥猓诶锥鹘z毫感受不到女足世界杯賽是在法國進行!從國內直飛馬賽采訪土倫杯時,在馬賽機場記者見到了土倫杯的宣傳畫與張貼畫。而女足賽前一天從馬賽趕赴巴黎、轉乘火車奔赴雷恩,記者在火車站購票時,向工作人員解釋了半天,結果人家則是一頭霧水地反問:“女足還有世界杯?現在正在法國進行?”
抵達巴黎在詢問前往雷恩的火車票時,售票人員還是一樣的反應,即便是在記者拿出有關女足世界杯賽的相關函件之后,售票人員也只是淡淡地說:“希望你能看到精彩的比賽?!痹诎屠枋袇^,當記者乘坐公共汽車輾轉于兩個火車站之間時,同樣在大街上見不到什么與女足世界杯賽有關的東西。也難怪,國際足聯為女足世界杯所拿出的總獎金也就3000萬美元,僅僅只有去年俄羅斯男足世界杯賽的1/10。
但是,記者依然記得21年前第一次采訪法國世界杯賽時的情景。那時,機場設有專門的出入通道,一抵達巴黎戴高樂機場,就可以見到與世界杯賽有關的各種宣傳畫、招貼畫,抑或是與世界杯賽有關的各種廣告!憑借著世界杯賽的相關證件,公共交通是免費的。本來,因為從馬賽趕赴巴黎時間較緊,我曾想著是不是拿出世界杯賽采訪的相關函件可以解決些問題,結果只能是令人掃興。
同樣都是世界杯,同樣都是在法國,氣氛與氛圍反差如此之強烈,也是令人感慨。盡管全世界都在追求男女平等、男女同工同酬,但這種“有別”想要徹底改變,似乎依然需要漫長的時間,足球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