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記】讓子彈飛,讓雨一直下,保持對足球一無所知!

體壇周報記者黃潤鋒發自萬達大都會球場
斯科米納吹哨,或者是隨便哪個人吹哨后,我下意識扭頭看比分牌,想:難道沒有補時嗎,還是我錯過了什么?我不知道我當時的反應是否真實而正確,當我意識到比賽已經結束時,我發現自己錯過了一整場比賽。
記憶里,我似乎先看見莫雷諾沖進場內,才聽到終場哨聲。身邊的媒體朋友留影紀念結束后跟我毫無感情地道別,我腦海里卻還在不停閃回賽前夢龍樂隊表演的《Believer》以及兩邊陣營隔空斗歌的畫面,還在計算比基尼小姐退場的速度,還在搜尋哪個角落里躲著的名流——癡癡地坐著,是我能回想起最接近事實的狀態。
賽前我在太陽門廣場周邊游走,進行了幾次簡單的街采。馬來西亞三兄弟預測對了比分,居住在巴倫西亞的倫敦父子預測對了范戴克完爆凱恩,另一對父子預測對了奧里吉替補進球。卻沒有人預測到這是一場如此難看的比賽。
決賽難看是共識,卻符合常識。開場1分鐘不到,馬內漫不經心的傳中就打到了西索科揚起的手臂造點成功,利物浦的“非常規點球手”薩拉赫主罰命中。這是歐冠史上第二快決賽進球,最快的是馬爾蒂尼,對手是利物浦,地點是伊斯坦布爾。
早早進球最討人厭。尤其是在沒有平局的決賽中,只要分差大于零點五,比賽就立即進入另一個狀態:比賽平衡過早被打破,要么更沉悶,要么更精彩。可惜這次是前者。沒有預熱,閃電進球讓比賽一秒進入高潮,卻沒有任何預期內的爆炸效果。高潮后沒有更高潮。
事實上,兩隊一度也嘗試過將比賽往另一個方向引導。但15分鐘前后兩隊失誤開始增多,埃里克森和薩拉赫一次次把球送上看臺,從右邊慢吞吞走到左底角發角球的阿諾德引起漫天噓聲。不管是從兩支球隊的狀態還是心態來看,雙方都離下一粒進球很遠,或者說雙方都很難承受(再)丟一球帶來的后果。
足球為精彩而生,贏家不是。確切的說,全世界都被克洛普騙了。那個曾口口聲聲說要為球迷服務的德國大叔,已厭倦悲壯的失敗,厭倦為精彩而殞身,厭倦無盡的嘲諷。賽后他說:“我比任何人都清楚,熱刺現在的感受如何。”
每一個利物浦人都清楚。比賽中,阿利松弓腰在凱恩眼下拋球給羅伯遜的畫面,像極了本澤馬膝下的卡里烏斯。但區別在于巴西人貢獻近10年最佳決賽表演,用高超的技藝化解盧卡斯的推射和埃里克森的任意球,以及孫興慜近在咫尺的頭球,而德國人成為了悲催的化身,被流放到美麗的土耳其。
賽后發布會大廳,我低頭敲著字,聽著一輪輪無趣的問答——克洛普和現場大多數人一樣,像是在課桌旁焦急等著下課鈴的學生,沒耐心而不失禮貌地例行公事。他在表達對家人的歉意時仿佛在說:聽見了嗎,別讓我再繼續加班!
終于有個問題讓我抬頭,讓全場的鍵盤聲都停止。一位記者不緊不慢地問,下賽季歐冠決賽地是“一座美麗的城市伊斯坦布爾”,那里有利物浦的美好回憶,渣叔搶答道:“我已經知會歐足聯,我們會準時到的!”
渣叔告辭,范戴克推門進來,看到紛紛離席的記者時表情有點尷尬,我也是其中之一。不是因為對荷蘭人沒興趣,只是確實肚子不爭氣,12點半確實是熬夜進食的好時候。不過Media Café的冰箱此時已被割裂成兩半,一邊是礦泉水,一邊是空氣。
西班牙的媒體餐是我吃過最難吃的,干干冷冷的面包和沙拉實在難以下咽,讓我無比懷念德國哪怕最簡單的咖喱腸加烤肉排,同時也讓我無比癡迷工作,欺騙自己這是廢寢忘食。
即便如此,難吃的沙拉和面包還是被搶空了,就像利物浦的勝利如此丑陋,也沒有人嚷嚷退票。剩下簡單而無趣的水,食之無味棄之不可惜,就像熱刺的失敗一樣讓人既無敬畏,也難生憐憫。
命運或許對熱刺這個決賽菜鳥不公,幾乎所有統計數據都顯示他們是更好的一方,但從過程和結果來說都毫無記憶點。隱形于球場的阿利延續了整個賽季的表現,存在感還不如看得溫克斯雙眼發直的比基尼小姐。而倉促復出打滿全場的凱恩,上鏡率還不如阿利。
賽前三小時我剛到球場大門,看到一位穿著紅色POLO衫的男子飛快地跑過,身后一位工作人員打扮的男子追著他,在大都會球場前的沙子路上揚起煙塵。同樣一幕在球場上也出現了,不同的是欠缺《功夫》里包租婆追人氣勢的工作人員邊跑邊求助“Policia(警察)”,范戴克卻兩次生擒孫興慜。
我腦海又閃回到《Believer》,里面一句唱道:“讓子彈飛吧,讓雨一直下。”7萬人的大都會球場也如冰箱一樣被割裂成兩半,紅和白,是馬競的顏色,也是利物浦和熱刺的顏色。一邊是子彈炸開后炙熱的火焰,一邊是雨水淋濕后冰冷的刀刃。
在等待工作人員布置慶典場景時,我翻到一條留言:保持對足球的一無所知就可以了。我又開始懷疑是這場“盛宴”無趣還是我本身無趣,是我錯過了整場比賽還是這從來沒存在過。我繼續癡著。
無趣的“盛宴”過后,火焰和刀刃一邊喧鬧一邊死寂。第一個領銀牌的熱刺球員是戴爾,他路過歐冠獎杯后直接走到了頒獎臺高高的燈墻后,消失在黑暗里。重新清醒時我猛然發現,在紅色的海洋里白色已無跡可尋,除了馬競俱樂部名稱的座椅外,只剩下慶典留下的閃閃發亮的金粉,在球場中央靜靜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