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明:英超會師歐冠決賽,只是因為有錢嗎?

“英超將在歐洲復辟”,這個預言說了多年,今年終成現實。英超雙雄會師歐冠決賽,這已是歷史第二次。有些奇幻的是,與2008年曼聯對陣切爾西不同,今年決戰的利物浦和熱刺從未拿過英超冠軍(本周末利物浦還有改寫的希望),主帥克洛普和波切蒂諾也從未染指過歐戰冠軍。
英超今年歐戰強勢,旁觀者說得最輕松的一句話是:“英超有錢嘛,成績好正常。”如果有錢就行,英超不該低迷那么多年,而今年闖進歐冠決賽的兩支球隊,偏偏都不是土豪之師!
熱刺翻盤英雄小盧卡斯只是大巴黎一棄將。
在德勤會計事務所發布的2017-18賽季歐洲俱樂部營收榜上,利物浦收入排在第7位,落后于皇馬巴薩曼聯拜仁曼城巴黎,熱刺更是只排第10。
另一數據值得深思。今年1月,利物浦公布了2017-18賽季的盈利數字為1.06億英鎊,創造俱樂部年度盈利的世界紀錄。而在4月,熱刺公布的盈利數字是1.13億英鎊,馬上刷新世界紀錄!
收入不算突出,盈利卻首屈一指,這只能說明,這兩家俱樂部很“節儉”。熱刺被新球場捆住了手腳,近兩個轉會窗居然都沒買人,不過建球場前,主席利維也一向摳門。利物浦沒有球場負擔,以其他豪門的作派,他們完全可以花更多錢在軍備競賽上。
現實卻是,利物浦在轉會市場上并不在食物鏈頂端。蘇亞雷斯、庫蒂尼奧等一流球星,始終被豪門覬覦,而他們近年來買的人幾乎沒有成品巨星,目標對準英超中下游球隊和歐陸二線豪門,例如從南安普敦引入范戴克和馬內,從羅馬買入阿利松和薩拉赫等。
其實,轉會費只是一次性投入,定期發餉才是豪門支出大頭。在英超豪門工資榜上,利物浦只排第4,落后曼聯、曼城、切爾西,熱刺則排第六,尚不及北倫敦對手阿森納。
金錢是職業足球的根基,但把今年英超雙雄會師決賽僅僅歸結為“有錢”,是對足球的侮辱。
正確答案:一、花錢。二、正確地花錢。
作為俱樂部老板或總監,如何“正確地花錢”?首先要找一個好教練,并信任他。
克洛普來利物浦三年半,尚未收獲一個冠軍,但你可曾聽說俱樂部對他有過半句怨言?反面例子則是十年前的貝尼特斯,原本率利物浦走在復蘇的康莊大道上,美國雙老板入主后,賓主矛盾頻生,以致不歡而散。
熱刺主席利維手頭很缺錢,他信任波切蒂諾的方式,是去年以850萬英鎊年薪與其續約五年。想在本賽季末挖走波帥?先得花3400萬英鎊買斷剩余4年合同,再賠一年薪水,共計4200萬英鎊。哪怕是皇馬和曼聯,聽到這個數字也會躊躇一番,否則,波帥可能早動心閃人了。
一個高薪桑切斯,把曼聯氣氛全攪亂了。
“正確花錢”的第二要點是:購買匹配自己財力的好球員,千萬不要高消費,哪怕你很有錢!
血淋淋的教訓今年特別多。曼聯去年冬天以英超頂薪購入桑切斯后,原本的高薪球員博格巴和德赫亞就開始失魂,至今未蘇醒。馬競以2300萬歐元的恐怖高薪留下格列茲曼后,馬競軍心浮動,漸失硬漢風采,本賽季歐冠在多特蒙德和尤文主場兩度崩盤。
巴薩得養著年薪超4000萬的梅西,還給庫蒂尼奧和登貝萊等寸功未立的新援開出高工資,讓拉基蒂奇等老將心理不平衡。尤文圖斯給C羅3100萬歐元頂薪算是市場行情,但迪巴拉、皮亞尼奇、道格拉斯·科斯塔、博努奇、埃姆雷·詹等5人同時進入意甲前7(只有米蘭門將唐納魯馬與科斯塔并列第4),還是令人不無憂慮,尤其是今年夏天,拉姆齊等新援也會加入高薪者的行列。
阿萊格里和巴爾韋德為何在尤文圖斯和巴薩只能踢“養生足球”?穆里尼奧和西蒙尼這樣的名帥,為何逐漸發現帶不動曼聯和馬競?有隊員覺得自己拿錢太少,沒有義務多跑;有隊員覺得年紀輕輕拿這么多已經很爽,還賣力跑干嘛?
而利物浦和熱刺工資結構合理,隊員心態健康,能整齊劃一地聽從主帥號令。當薩拉赫和凱恩等頭牌不在時,一幫并非頂級的球員,在生死關頭迸發出巨大能量。球場如職場。看看利物浦的奧里吉和維納爾杜姆,熱刺的小盧卡斯和略倫特,這些為拿到高薪而努力的球員,動力一定高于那些已經拿到超高薪水的球員。
我無法想象,如果克洛普去了皇馬,面對一幫收入千萬歐元左右的富翁,如何驅動隊員貫徹他的逼搶流。哪怕是齊達內,上賽季國王杯淘汰后便痛感皇馬隊員不賣力,一度想中途走人。而二度回歸后,他對隊員缺乏斗志頗為不滿,已多次發火。皇馬如何重建?只有引入工資更低的新人。
沒錢是萬萬不能的,但金錢絕不是萬能的。利物浦和熱刺結束了大財主們對歐冠的壟斷,向他們脫帽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