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復習一年二戰包夾 利拉德此役能否及格?

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董倡碩
“他們一直在逼迫我出球,在職業生涯中我從來沒有面對過這樣的防守策略,”在見識了鵜鶘隊近乎偏執的包夾策略之后,利拉德說道:“我見過擋拆后的延誤與包夾,兩年前的快艇就是這么干的。但是在完成延誤等到后衛追上來之候,對方的大個子往往會選擇回到內線,繼續一對一防守,這是我第一次見識到如此堅決的包夾。正如我所言,面對這樣的防守正確的處理方式就是果斷分球,只有這樣才能發揮自己的作用。”
去年季后賽,鵜鶘隊針對利拉德歇斯底里的防守頗具成效,由于撕裂之城缺乏類似于追夢格林和霍福德這樣的策應型內線,開拓者的進攻往往在利拉德出球之后,便陷入難產。四場比賽,利拉德與他的隊友們都沒有能夠找到破解之道。
本賽季,隨著努爾基奇在策應上的成長,對手開始逐漸減少了針對“努利”擋拆的包夾。根據常規賽時候的數據顯示,開拓者的對手們對“努利”擋拆的包夾率僅有11%,而如果是策應能力更弱的坎特與利指導進行擋拆,這個數字將上升到19%。
不過,人算不如天算。就當開拓者為季后賽厲馬秣兵之際,破夾擊核心之一的努爾基奇卻遭遇重傷,賽季報銷。利拉德究竟能否完成救贖,又成為了一個懸而未決的不解之謎。
首輪比賽,雷霆過分相信自己鋒線球員的對位防守能力,并沒有過多地采用包夾利拉德的防守策略,最后的結果說明一切。來到丹佛高原,道行頗深的馬龍自然不會給利指導長槍白馬三進三出的機會,掘進再度擺出了包夾的鐵桶陣。
如利拉德此前接受采訪所言,在充分研習了包夾策略之后,開拓者核心破防的能力大有長進。從比賽中我們不難看出,只要掘進在擋拆后果斷包夾,利拉德變會利用速度迅速對面前的約基奇或者普拉姆利發動進攻。這樣的破包夾思路可謂是相當明了,只要在擋拆后果斷突破,身后的穆雷或者哈里斯便無法立刻追上利拉德及時完成包夾,展現在利指導面前的,就仍然是一個小打大的一對一機會。
果斷沖擊籃筐
面對約基奇從容撤步三分
面對雷霆的系列賽,利拉德在三秒區內完成出手的比重為32%,而在今天與掘金的比賽中,頻繁遭遇包夾的利拉德,在禁區內終結的比率高達42%。一兩個百分點的提升或許僅是常規樣本中的異常值,可是多達10個百分點的差距,則反映出了利拉德比賽思路的大幅度轉變。同樣能夠佐證這一點的還有罰球次數,首輪季后賽,不喜歡讓裁判決定命運的利拉德場均罰球次數不過只有7.8次。今日一戰,頻繁沖擊內線的利拉德獲得了13次罰球機會,幾乎是上個系列賽場均數據的兩倍。
終結毫不猶豫
改變思路的利拉德并沒有讓球迷們失望。此役,在僅有27%占用率的情況之下,利拉德21投12中貢獻39分,12次運動戰進球全部來自油漆區和三分線外,只有一次是在受隊友助攻的情況下完成。六場季后賽過后,利拉德場均34分的得分也創造了球隊季后賽歷史的最高值。
閱讀防守更加耐心
不過,掘金對于利拉德的包夾策略并非一無是處。不斷的加速和破防過程消耗了利指導大量的體力。曾經在11.2米外信手拈來的利拉德,卻在本場比賽中屢次出現遠距離出手三不沾的情況。盡管籃下終結效率頗高,但是利拉德在三分線外12投僅有4次命中,33%的命中率難言巔峰。與此同時,掘金也成功地切斷了利拉德與隊友之間的聯系。全場比賽,利指導出現了多達6次失誤。如果不是果斷終結,開拓者第二接應點處理球的能力依舊非常糟糕。48分鐘的比賽時間里,開拓者全隊出現了多達18次失誤。在利用失誤得分方面,掘金隊以23比6的優勢,遙遙領先。
盡管掘金方面對利拉德進行包夾的雙人組防守能力遠不如濃眉和霍勒迪出色,但是也起到了削弱撕裂之城進攻體系的效果。馬龍教練在采訪時表現,在接下來的比賽中,自己依舊會靈活選擇包夾與單防的防守來限制利拉德。想要打破這樣的防守格局,胡德與哈克萊斯必須要稱為穩定的三分點,抓好包夾后出現的空位機會來動搖掘金的防守信心。與此同時,作為球隊的二當家,麥科勒姆也必須要擔起多打少情況下創造與終結的重任。
面對曾經扼住自己咽喉的包夾,利拉德已經有所進步,但是要想在七場系列賽中擊敗掘金,開拓者全隊必須要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