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為什么哈登15連鐵爵士還是贏不了球?

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董倡碩
今年常規賽期間,爵士隊在客場的戰績為21勝20負,主場則為29勝12負。對于爵士這樣一支“主場龍”來說,在大比分0比2落后的情況下,季后賽主場首戰的意義非比尋常。的確,他們在本場比賽中拿出了NBA超一流防守強隊的風骨,但是最后的結果,似乎又是情理之中。
鐵壁銅墻 哈登在鹽湖城已被逼入絕境
兩年之前的西部半決賽,垂頭喪氣地哈登緩步走入球員通道。馬刺在六場比賽里便出人意料地將火箭掃地出門,火箭核心的表現至今都形同未解之謎,他全場11投僅有2中,送出6次失誤犯滿離場。毫無疑問,這就是哈登火箭生涯的至暗時刻。
波波維奇針對哈登的防守布置相當明確,一方面迫使其利用右手突破,另一方面切斷他與卡佩拉的高空連線。的確,哈登可以在中距離肆意出手,但是其最擅長的喂餅和三分,已經被馬刺牢牢釘死。
這樣的防守策略隨機得到聯盟的重視。本賽季常規賽階段,布登霍爾澤的演繹讓人再次回想起哈登被支配的恐懼。作為馬刺系主帥的一員,站在巨人肩膀之上且握有一手好牌的施耐德自然會拿起師門最強的防守寶典。
在馬刺制約哈登的防守布局中,內線球員在三秒區弧線上的折中站位是一切的關鍵。這樣的選位能夠很好地迫使哈登出手中距離,并且有效阻隔他與卡佩拉的連線。可是本賽季,哈登已經將拋投納入武器庫,其拋投出手次數已經是上個賽季的兩倍,每場比賽2.6分的拋投得分排名聯盟第三。
進化的哈登讓爵士猝不及防,其全面開花的拋投導致戈貝爾和費沃斯在防守中猶猶豫豫,不上不下。哈登僅通過一招,便破了兩年前波波維奇為他布下的局。回到主場,施耐德則又出變招,堪稱神來之筆。
籃球比賽中,教練員通常都會強調側翼的防守,來保護內線球員遠離犯規困擾。此役,施耐德教練則將自己的雙塔完全暴露在哈登面前。當大胡子擋拆殺入禁區之后,費沃斯和戈貝爾不再無腦龜縮于籃筐之下,而是更大幅度的上提,利用二者比阿德、加索爾和洛佩茲更加突出的高度,來同時限制哈登的拋投與喂餅。戈貝爾全場貢獻7次封蓋,成為爵士季后賽隊史第四人,成為火箭球員無法逾越的天塹。如此防守策略之下,我們才能夠看到這樣羞辱一幕:
費沃斯和戈貝爾這種直上直下的電梯式防守讓哈登很不適應。全場比賽,哈登在油漆區內完成了多達6次出手5次偏出,唯一一次命中還是在轉換中面對空籃的劈扣。爵士這般的防守布局也完全打亂了哈登的進攻節奏,內線進攻磕磕絆絆的他,三分球也遲遲開不了壺。
上半場比賽,哈登10投0中,運動戰進球顆粒無收,奉獻了繼1997年東部決賽11投0中的喬丹之后,最尷尬的季后賽半場投射表演。到前三節比賽結束,哈登14次出手全部以打鐵收尾。
全場比賽,哈登20投3中,其中三分球13投2中,15%的投籃命中率也創造了其火箭生涯季后賽客場作戰的最低值。當然,爵士這樣的防守也犧牲了“決不能對哈登犯規”的信條。此役,哈登獲得16次罰球機會,得到22分4板10助攻。面對這樣一位追科趕喬的超級得分手,爵士在本場比賽中可謂已經將防守做到了極致,夫復何求。
進攻低迷 爵士錯失最好贏球機會
當火箭隊的最強引擎被冷凍之后,主場作戰的爵士隊可以說已經獲得了七成的勝算,可是球隊在進攻端的糟糕表現,卻成為了系列賽最大的敗筆。
此役,除了得到34分的米切爾之外,爵士隊僅有盧比奧和戈貝爾兩位球員得分上雙(均只有10分入賬)。進攻端,爵士隊獲得了大量空位三分的機會,但是鹽湖城的射手群在今夜全部失準。
三分線外,盧比奧2投0中,英格爾斯9投2中,奧尼爾5投1中,尼昂6投2中,隊內神射科沃爾5次出手也有3次打鐵。隊內進攻尖刀米切爾盡管有34分入賬,但是其12投4中的外線表現也是不堪入目。比賽最后十秒,科沃爾與戈貝爾為米切爾創造出了絕佳的空位三分機會,可是蜘蛛俠的出手卻偏的離譜。這一次進攻也成為了爵士隊本場比賽背后意義的縮影——上帝已經將可遇不可求的最好機會送到了爵士面前,可是他們卻沒有能夠抓住,眼睜睜地看著勝利從手中溜走。正如哈登在賽后所言,不論如何,勝利才是比賽的價值與意義所在。
“哈登今天肯定沒有之前比賽那么狀態火熱。我認為我們在防守他這方面做得更好了,我們就是更積極了。當你對陣像火箭這樣的強隊,你必須要努力變得更好。在這輪系列賽中,我認為我們一直在進步。今天我們打得比之前要好,尤其是防守端。我們沒能充分把握機會,不論是在罰球線上,還是第三節里。我們在第三節曾有機會建立領先。對手在比賽末段把握住了機會。我們曾得到了一些好的出手機會,但可惜沒能投進。我們真的努力爭取了勝利,做了很多應該做的事情。”施耐德在賽后總結時說道。
比賽結束之后,聽到記者針對其14投0中的發問,哈登笑談自己完全沒有注意。這場來之不易的勝利讓重演的“馬刺哈登慘劇”成為了不足為道的插曲,爵士隊在三分線外的迷失導致了這場痛徹心扉的鹽湖城之悲。對陣哈登這樣的歷史級得分手,其一場的低迷已經是上帝的饋贈,覬覦場場如此形同癡人說夢。此役過后,失敗命運定如難以回溯的流水,深深地刻在爵士又一年的季后賽輪回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