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四十年僅丟女單1冠! 世乒賽成國乒女隊后花園

體壇周報全媒體原創
如果對世乒賽的歷史溫故而知新,相比中國男隊遭受過瓦爾德內爾、佩爾森和施拉格的有力沖擊,國乒女隊絕對完美詮釋“無敵多寂寞”的真諦,在將近四十年的時間里,將世乒賽舞臺打造成自家后花園,對手不僅難求一冠,連拿爭冠資格都成奢求。
1961年邱鐘惠奪冠對于女隊有開天辟地的意義,與匈牙利高基安決勝局打到21比19分出勝負,當邱鐘惠贏下史詩性戰役,不僅成為中國體育史上第一位女子世界冠軍,也為女隊打開通向世乒賽單打世界冠軍大門。
1963至1969年連續四屆世乒賽,日本女隊完成四連冠,但國乒很快殺回巔峰,林惠卿和胡玉蘭于1971和1973年問鼎冠軍。盡管張立在兩屆決戰都輸給朝鮮名將樸英順屈居亞軍,不過國乒的團隊底蘊已經無法撼動,這在世乒賽女單爭冠方面體現得最為明顯,尤其隨著時代的前移,這支隊伍的優勢愈發明顯。
1979到1991年,國乒完成女單七連冠霸業,葛新愛、童玲、曹燕華、何智麗、喬紅和鄧亞萍登上冠軍榜,其中曹燕華是兩冠王。然而1993年世乒賽韓國的玄靜和擊敗陳靜奪冠,惟一打進四強的高軍不敵陳靜無緣決戰,加上1991年女團輸給玄靜和領軍的朝韓聯隊,中國女隊在這段時期遭遇最低谷。
但強者終有所為,隨著鄧亞萍變得強者更強,以及王楠的橫空出世,這支隊伍迅速回暖,也徹底吹響霸屏世乒賽冠軍榜的號角。不得不提的是,1995和1997年鄧亞萍封后,王楠是1997年亞軍,而1999至2003年王楠締造三連冠,張怡寧在1999和2003年兩次屈居亞軍,這就是國乒女隊的可怕之處,當一代天后還能戰之必勝的時候,后備力量就加速度迎頭趕上,在這樣的良性循環下,國乒女隊自然成為所向披靡的冠軍戰隊。
就像當鄧亞萍和王楠時代畫上句號,張怡寧和郭躍延續球隊的世乒賽奪冠傳統,而在她們之后李曉霞贏得2013年冠軍,丁寧更是在近四屆世乒賽實現三次奪冠的輝煌壯舉,從而比肩鄧亞萍和王楠,倘若本屆世乒賽帶走冠軍,就以四冠成為國乒女隊歷史第一人。
丁寧能否實現超越是后話,但當我們回顧女隊征戰世乒賽歷史,除了自豪感就是榮譽感。畢竟,從1979到2017年的20屆世乒賽,只有1993年冠軍被對手“撿漏”,更令人不服不行的是,從1995年女隊實現世乒賽12連冠,這12屆世乒賽隊伍都實現決戰勝利會師,其中有7屆賽事包攬四強,說句不怕敗人品的大實話,強大的女隊將世乒賽打成了自己的“地表最強聯賽”。
今年世乒賽大戰,國乒女隊肩負沖擊史上第23冠以及13連冠的重任,過往的輝煌不能成為當下資本,可丁寧、劉詩雯、陳夢和王曼昱并肩作戰,只要不輕敵,也許,能否占據四強比奪冠的懸念更大。
文/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