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天500萬獎金是國乒“繁榮” 更是反超國羽的成績單

體壇+記者李婷報道
本周四將在深圳拉開帷幕的布達佩斯世乒賽國乒第二階段選拔賽獎金之高令人咋舌——四天的隊內選拔賽,總獎金高達500萬元人民幣,男女兩隊冠軍每人將獲得100萬元人民幣的獎金,亞軍也有50萬入賬,而男女隊各12名參加“12選1”的隊員無論成績如何,來參加就都有出場費。
要知道,這只是一個不過四天時間的國乒隊內循環賽,然而,其男女冠軍獎金比國際乒聯賽事體系中獎金最高的年終總決賽男女單打冠軍還要高出30萬人民幣。這是國乒自2006年設立直通賽以來首次引入獎金體系,高額獎金的背后,是國乒目前欣欣向榮的發展景象。
然而,將時間往前撥幾年,乒乓球雖然貴為國球,中國乒乓球隊雖然貴為“夢之隊”, 但一直以來受到的關注并不像如今這般矚目,球員默默打球,拿了世界大賽冠軍才有一些熱度,而輸球還會背負不小的壓力。在國內舉辦的各項賽事上座率堪憂,贊助商并不會給“國球”投注太多的目光。
那時候,同在一個運動中心的羽毛球反倒是個香餑餑,國內辦賽上座率頗高,林丹、鮑春來、蔡赟、傅海峰那批球員的粉絲眾多,球隊和球員在比賽獎金之外,還有諸多的球隊和個人代言,即便退役,鮑春來依舊可以在娛樂圈繼續他的“高光”,而林丹更是成為中國體育界的頂級明星,像他一樣有影響力的運動員幾乎不出一手之數。乒乓球運動員聊天中也會感嘆,看著林丹開著跑車去訓練,更是十分羨慕。
但如今,國乒搖身一變成了中國體育界的“流量”,國羽則冷熱倒置,失去了很多關注。球員方面,乒乓球運動員無論是場外場內都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而國羽的球員,除了林丹還偶爾現身公眾視野之外,幾乎很難再聽到別人的名字。至于球隊,出現在國羽身上的新聞,似乎出了失利后的質疑,也鮮有被關注。
可以說無論是球隊、球員還是項目在大環境下的整體聲勢,乒乓球已經將羽毛球拉開了不小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