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報杯:AI出手,裁判“失業”

記者謝銳拉薩報道 在本屆晚報杯比賽現場,出現了一個頗為有趣的現象:每盤棋結束后,邊上馬上有觀戰者拿出手機,打開騰訊野狐圍棋網或者弈客圍棋,用“拍照數子”功能進行數子,手機對著結束比賽的棋盤拍照后,馬上就會出現比賽結果,一目了然,無需裁判一顆一顆棋子地去細數。
參賽棋手們顯然平時也沒少用“拍照數子”這個功能,只要拍照出結果后,隨即收拾棋子開始復盤,誰也不會有異議。甚至有的棋手等不及了,自己打開手機開始拍照數子,非常省事。這也使得偌大賽場,提前安排的眾裁判幾無用武之地。
人工數子的弊端是顯而易見的。因為數子是個技術活,必須挪動棋子湊成整數后,再一顆顆地進行單獨數清楚。經驗不足的裁判在數子時,往往會挪錯棋子,結果導致結果出錯,不得不復盤進行重數。
1992年日本王座戰決戰第二局,半目負于藤澤秀行九段的小林光一九段懷疑裁判勝負計算有誤,當場要求復盤核實。如果當時有手機拍照數子技術,哪有這些麻煩。
數目法比數子法相對容易掌握,但數目法的前提是日韓圍棋規則,而我們知道,日韓規則有很多解決不了的技術難題,比起中國規則和應氏規則,日韓規則存有漏洞。
“拍照數子”技術就是建立在“子目皆地”的中國規則基礎上,不管是棋盤上的棋子和目,都是黑白雙方的地盤,程序只要能判清棋盤上每塊棋的死活,一掃即可得出勝負結論。而日韓比目法,則必須將死子填回到棋盤,人為增加工作量,還要確保提過的死子沒有遺失。
除了拍照數子外,晚報杯實行的一次10秒讀秒制亦為棋手們接受,避免了過去用時包干制時常出現的“攪局”現象。像12歲的肖澤彬、10歲的王若宇在讀秒時紋絲不亂,著法精確,顯然在平時的訓練中經過了無數次練習。這也是中國圍棋道場進入正規化、職業化后的一大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