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14隊爭奪季后賽名額 慘烈西部或致聯盟巨變

到今天,2018-19賽季NBA常規賽的比賽已經接近尾聲。西部方面,與勇士相比少賽3場的快艇依然以68.4%的勝率力壓衛冕冠軍高居西部頭名的位置。分區第一的爭奪愈演愈烈,關于季后賽席位的廝殺更是在開局就進入白熱化。目前,10勝10負的國王排名西部第八,而位列第14位的爵士距離薩克拉門托也僅有1.5個勝場的差距。換句話說,如今除了4勝16負早早掉隊的擺爛先鋒太陽,西部的前14支球隊都有進入季后賽的可能,可見季后賽席位競爭的殘酷。
實際上,群雄并起的西部帶來的影響,也遠遠不止體現在勝場高低的數據之上。
東部球隊將統治明年樂透區
如果帶著現在的戰績進行NBA選秀,那么在前八順位中,除了戰績排名全聯盟倒數第二的太陽,其中七個席位都將由來自東部球隊的簽位占據。根據美國媒體SBNation的數據,這意味著東部在明年的選秀大會中,有73.5%的幾率得到狀元簽、60%的可能收獲前三順位、20%的機會拿下全部排名前五的新秀。
想看蔡恩·威廉姆森肆虐籃筐?還想評鑒RJ·巴雷特的潛力如何?到明年這個時候,你可能得早起多多關注東部的比賽了。
交易市場遭遇寒冬
當你擁有沖擊季后賽的機會,誰還會傻到在市場上兜售自己的超級球星和年輕才俊?本賽季,14支球隊將對8個季后賽名額展開搏殺,這也就意味著在明年2月份轉會窗口關閉之前,他們都將會成為交易市場上渴望補強的買家。
分析最近NBA里出現的轉會流言,內訌的奇才、戰績不佳的騎士和難獲容身之所的富爾茨是出現頻率最多的名字,而西部的其他14強則是最有興趣的買主。考慮到西部牽一發動全身的膠著態勢,本賽季交易市場將很難出現前兩年考辛斯或者是騎士大換血這種體量規模的交易了。
西部前八爭奪排位不再重要
根據NBA的規則,在季后賽中,常規賽戰績占優的球隊將享受主場優勢。可是當大家實力非常接近的時候,這種主場優勢往往不是決定勝利的關鍵。比起多一場的主場,對于球隊來說,找到自己陣容能夠克制的對手最為重要,去年的季后賽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雖然說上個賽季的西部并沒有出現14支球隊大混戰的局面,但是季后賽席位的懸念也是一直保持到了最后。在實力相近的情況下,排名第三的開拓者被鵜鶘一招上線包夾打蒙,遭遇橫掃直接出局;而面對戈貝爾的銅墻鐵壁額,韋少和喬治也遺憾而歸。
如此說來,到了賽季末端,西部很有可能出現一場搶位大戰。故意輸上一兩場,去面對一個常規賽完成橫掃的球隊,何樂而不為呢?若到時候強隊“擺爛”之風盛行,不知道聯盟會不會將此前G聯賽“前三球隊可以挑選季后賽對手”的規則加入改革議事日程。
推動東西部季后賽制度改革
上個賽季,獲得46個勝場的掘金最終排名西部第九,與季后賽擦肩而過。要知道以這個成績,丹佛人可以在東部排名第六位。這樣的反差也讓關于東西部合并的事情,成為了人們改革議論的焦點。
去年四月份,在接受采訪時,聯盟總裁蕭華也在采訪中談到了這個問題。他表示,自己本人很喜歡這個想法,但是在實際執行中卻要面臨很多的問題,一方面,一旦合并,季后賽將會面臨比賽時間和東西部區域的限制;另一方面,季后賽的客場將會耗費球員很多的精力,比賽的直播時間也會出現不平衡的情況。
從蕭華的言論中不難聽出,就去年的情況而言,東西部之間的差距還沒有到達將賽制推倒并且突破低于與時間枷鎖的必要。可是,如果本賽季有三支甚至四支勝率超過五成的西部球隊錯失季后賽,而東部一支40勝42負的球隊都能搭上末班車時,必將引起更大的爭議與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