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對比沒有傷害 為啥意大利進個球死活這么難?

觀察 王勤伯
熱身賽意大利1比0戰勝美國的同一天,阿根廷2比0勝墨西哥,伊卡爾迪、迪巴拉國家隊開齋,小西蒙尼也有貢獻,相比之下,意大利仍在為鋒無力而發愁,媒體的反應有點讓人絕望。
經過2018年下半年的各種調試和創新,媒體最后得出的結論是,曼奇尼既不喜歡因莫比萊,也看不上貝洛蒂,所以中鋒位置的試驗完全失敗,接下來只能等待巴洛特利回來,或者就是試驗無鋒陣。
巴洛特利近況如何呢?他在2018年整個夏天都等待著從尼斯轉會馬賽,但因為拉伊奧拉對馬賽漫天要價傭金,談判破產,巴洛特利留在尼斯。他的問題遠不止賽季初媒體披露的超重,還有涉及他整個的比賽態度。
巴洛特利總是找理由不去一些他覺得無意義(例如和弱隊比賽)的客場,讓尼斯俱樂部和教練團隊在管理上感到很難堪。在曼奇尼急需巴洛特利回歸的同時,維埃拉一直在試驗如何讓一支沒有巴洛特利的尼斯也能在法甲繼續踢下去。
中鋒位置已經成為意大利的瓶頸。如果羅馬尼奧利和卡爾達拉能夠在最近一兩年內獲得更多的成長(對此可以感到一定的樂觀),那么就可以說意大利在每條線上都能找到不錯的替代人選。在鋒線,因為有小基耶薩、貝爾納代斯基和因西涅,甚至可以給人帶來到某種想象力爆棚的感覺。
但涉及到門前最后一擊的中鋒又是一個特殊的位置,光有突破和創造是不夠的,需要的一點瘋狂,很多無畏和冷血。這恰恰是巴洛特利在法甲受到好評之處,和他交手過和共事過的很多人都對巴神“在門前的超然”感到佩服。
之前我們在國家隊系列報道里提到過意大利本土教練愛用“笨大個前鋒”的不良風氣,像現在的因莫比萊、潛力股里面的佩塔尼亞等人都屬于這種類型。巴神恰恰和他們完全不同,他在場外很多舉動看上去愚蠢荒唐,在球場上他有兩個特征,一是絕對不愿意像因莫比萊等人一樣去干防守臟活(這也是很多教練嫌棄他的原因),二是不會瞎沖瞎跑,他需要球,因為他對自己的腳下技術有自信。
但這樣一個特點和缺點都很突出的巴神,真的能夠成為意大利的救世主嗎?或許就連曼奇尼自己也不確定,但他又確實沒有別的選擇。曼奇尼和普蘭德利有相似之處,更偏愛意大利足球講究技巧和創造的一面,但制約他們的資源問題是一樣的。因莫比萊、因西涅、巴洛特利……這些甚至是2014年世界杯之前的老問題。
意大利足球過去一直有進球如麻的好中鋒,現在為什么不出產了?這其實是個社會文化問題。現在的意大利足球少年,出自街頭足球的越來越少,很多都是從小在足球學校學球的中產階級媽媽寶,他們在相對優越舒適的環境里長大,和南美、非洲同行相比嚴重缺乏饑餓感,更缺少那種逆境面前的超然無畏。在今天的意甲,你很容易看到一個意大利本土射手一副很努力干活又很懊惱的樣子,而不是那種感覺我只要在場上就能想辦法進球的自信。
這也是為什么意甲球隊不由自主地偏愛阿根廷前鋒。阿根廷小孩大多數家境很一般,體現到足球場上,面對逆境和挑戰的勇氣更足。就算小西蒙尼這種出身優越的,他也是在河床青訓營里和一群家境平平的隊友競爭中踢出來的,在氣質上和意大利本土出產的射手完全不同。實際上如果不來意大利,小西蒙尼在阿根廷幾乎無球可踢。
這種現象在西歐很多國家都存在,足球世界里,貧窮不但不會限制想象力,反倒會促進想象力,移民更不是“國家”的敵人。在法國,傻大個是純粹本土血統的吉魯,他繼承了吉瓦什等前輩的鈍。機靈的是氣質烏拉圭化的葡萄牙移民后代格列茲曼,犀利的則是黑人小孩姆巴佩。
像德國,盡管他們的2014世界杯奪冠被很多歸功于青訓,實際更應該歸功于移民子弟的底層饑餓感,足球在社會融合過程中最為受益。德國在21世紀最出色的前鋒就是波蘭后裔克洛斯,他退出以后,德國破門能力立即大幅度降低。
巴洛特利最近10年的存在,實際一定程度上掩蓋了維埃里-因扎吉-托尼一代人之后意大利中鋒斷檔的事實??椎賽塾蒙荡髠€,也導致輿論在長時間內沒有去認真關注這個問題。現在,在中鋒位置尋找無果,曼奇尼至少把問題擺上了桌面,如果他未來能激活巴神或者調教出一套神奇無鋒陣,當然應該算作曼奇尼的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