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多年之后,我們會如何看待這場大逆轉?

體壇+特約記者徐深華盛頓報道
今天的比賽開始前,球館里的氣氛大致日常,但總有點微妙的氣氛。
一入場,還是老面孔,比爾、馬基夫和馬辛米一干人等在球場上和訓練員對抗熱身,中投跳投。
今天的比賽前,臨時加入了球員致辭環節,而面對全場觀眾的并不是海報上雙爾里的任何一位,而是老好人波特:“我代表球隊對在今天到場前來的觀眾表示感謝,大家感恩節快樂啊 … ”,不咸不淡的湯片話換來了零零碎碎心照不宣的掌聲鼓勵。
這零零碎碎心照不宣的掌聲在接下來介紹快艇球員戈塔特的時候再一次響起。
只可惜,十分鐘后,球館里下一波零零碎碎的掌聲就來自慶祝哈里斯超常發揮的客場球迷了。
第一節結束,奇才落后19分。奇才球迷社群之一Bullet Forever開始在社交媒體上苦口婆心的規勸球迷,退場吧,把今夜剩下下的時間變得有意義吧,可憐的奇才粉絲們。
我不知道這條推特是否起到了作用,但在奇才第二節繼續半死不活后,我身邊的三名球迷玩了一會兒手機,紛紛拎包走人,直到整場比賽結束,也再沒看到他們回到座位上。
而我,在這賽季第7次主場觀戰后,處變不驚,眼前似乎已經看到了接下來球隊的支離破碎。抬頭看了看十年如一日的球館,好奇接下來,誰會接管這里的歡呼。想有始有終,目送這支球隊到最后一刻,成了我唯二留下來的理由。
而另一個留下來的理由則是,薩托蘭斯基還在場上兢兢業業的打球。
事實證明,薩托不愧是福將,他在場上時:波特命中跳投,自己外線分球沃爾三分球進,比爾籃下快傳布萊恩特,自己再度助攻沃爾再次命中三分。
不知何時,球館里焦躁的嘆氣變成了整齊劃一的助威口號。其實,籃球場上,有個玄學名詞,叫做:“勢頭”。
最后的結果不必多說,其實,身在現場的我也記不得太多。留存在我腦海里的比賽記憶,只剩下各種聲音:最后時刻,我根本不敢去看場上發生的一切。
直到最后34秒,沃爾上籃得手,分差拉到到八分,我才反應過來:我們這就贏了?
于是長吐一口氣,終于有閑情,走到球員通道旁,準備找新秀賽季看他打到現在的博班合個影。卻發現路威從我身邊走過:他是什么時候被罰下的?我怎么不知道?
其實,在現場的球迷和球員都明白,這場如果輸了,可能就是雙槍時代的絕響了。因此,所有人心里唯一的念頭就是:把這場贏下來,多打一場是一場。
但諷刺的是,上一次主場有這種:輸掉這場比賽,我們這賽季要完蛋了的時刻,可能還是16-17賽季和綠凱的第六場吧 — 一年多后,我們就淪落了要開始掛念球隊是否會因為一場常規賽拆散了。
把時鐘轉一轉,撥到三年后,我很好奇,球迷們會用什么視角來看待這場絕地逆轉:本賽季反彈的起點還是球隊懸崖邊的垂死掙扎但最終還是回天無力?
隱隱有預感,這比賽或許是奇才的一場轉折點,但轉折后是好是壞,就只能讓時間來告訴我們了。而我作為旁觀者,現在能做的,就是把這場比賽如實記錄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