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足總欲借脫歐減外援 英超被逼就范大幅本土化?

體壇+記者閆羽報道
自從2016年英國脫歐公投結果出爐,“脫歐”這個問題就像達摩克利斯之劍,一直懸在英超球迷、媒體和各俱樂部的頭頂上,讓人疑心這個當今最火爆的足球聯賽可能因此受到重創。如今距離正式退出的日期已經越來越近,而“新時代”的英超變革似乎也正準備逐漸浮出水面。本周二,英國《泰晤士報》就獨家爆料了一條細想之下可能影響深遠的消息:英足總準備借脫歐之機,將英超“外援”的數量減少到每隊僅能注冊12人。
就眼下而言,這一改革當然還不是既定事實。作為一項預案,英足總已將其交與英超聯盟,20家英超俱樂部將在本周的會議上討論此事。如果預案最終被通過,那英超未來必然迎來大幅度的改變,因為眾所周知,這一聯賽的繁榮很大程度上都建立在大筆資金投入和大量外援涌入的基礎上。同時關于外援搶占了本土新人生存空間的理論,也在英超存在了十數年。此番英足總希望借脫歐之機縮減聯賽外援注冊人數,其出發點也是為了鼓勵本土青訓的發展壯大。
依照現有的英超章程,每隊總共可以注冊25名球員(21歲以下球員可免注冊)參加聯賽,其中有8人必須是“本土培養”,這樣外援注冊人數的上限即為17人。新方案則要求再減5個外援位置,把更多空間讓給本土選手。而單以當下英超各俱樂部的情況來看,把外援數控制在12人以下恐怕并不太容易,因為20支隊伍中僅僅只有水晶宮、狼、南安普敦、埃弗頓、加的夫城、伯恩利和伯恩茅斯7隊目前外援不超過12人,“達標率”不過1/3多一點。像曼城、熱刺等外援較多的隊伍,按照新規都得馬上砍掉5人。那么如曼城的芒加拉、津琴科,熱刺的略倫特、恩庫杜以及利物浦的奧里吉等等不太重要的選手,都需要被列入清洗名單
“12人新規”下英超六強無一達標
由于新規會觸動大部分英超俱樂部的現有利益,因此極有可能在討論會議上遭到反對,但據《泰晤士報》透露,英足總手中也有王牌。作為同意實施新規的回報,英足總將為英超爭取到英國政府方面的通融,包括在未來各俱樂部引進優秀外援時降低準入門檻;以及讓現有的英超球員得到“特赦”,在英國脫歐后仍可直接拿到勞工證等等。
如果雙方談崩,接下來的局面則可能是一切都“公事公辦”:在脫歐之后,所有歐盟國家的外援都需要像現在的非歐盟球員一樣,經過層層考核才能拿到勞工證。以目前的規章,能拿到英國勞工證的非歐盟球員有兩種情況。一是作為國腳,但這對其效力國家隊的國際足聯排名以及他的出場率都有要求,如果是世界前10隊伍的一員,那出場率30%也夠。另一種就是算積分走特別渠道,評分的根據則是球員的轉會費、工資以及上一家效力俱樂部的等級等等。此前哈佛大學便就此算過一筆賬,如果把這套規則完全搬到歐盟國家的球員身上,那半數以上的人都會拿不到勞工證,包括剛到萊斯特城時的坎特,因為當初法國人既不是國腳也非來自頂級聯賽的重磅引援。
另外在“本土培養”的問題上,英超未來也將會有一些變動。依照規章,球員只要在16到21歲之間于英格蘭或者威爾士俱樂部學習、效力時間總計達到3年以上的,無論國籍如何都會在英超注冊時算作“本土”球員。然而在脫歐之后,各俱樂部的足球學校將不再能夠從歐盟國家簽下16到17歲的青少年幼苗,而只能等到他們年滿18歲。這一變化雖然不能徹底消滅英超的非英格蘭籍“本土”球員,但這一群體的數量也勢必會逐漸減少。
縮減外援數量再加上本國幼苗得到更多培養資源,英超的本土化進程有可能因此大大加速。不過話說回來,英國真的已經做好了在明年3月正式脫歐的準備了么?就在本周一,英國首相特蕾莎·梅女士剛剛宣布,關于脫歐的談判“已經進入尾聲”,但同時她也透露英國和歐盟之間還有非常多尚未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