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市場不穩 意甲本土有限 新國米任重道遠

觀察 王勤伯
馬羅塔已經正式從尤文圖斯離職,加盟國際米蘭只是時間表問題。
蘇寧為馬羅塔準備的3年合同是比較合理的,考慮到前尤文總管已年逾六旬,他能夠為國際米蘭提供怎樣的貢獻,3年時間足以提供答案。
然而,聯賽位居第二、歐冠小組賽接近取得出線權,今天的國際米蘭是否就像《米蘭體育報》在10月末所說的,準備好了挑戰尤文圖斯的霸主地位?
或許現在進行這樣的斷言,更像是媒體針對球迷的一種煽情。在成績不錯的時候制造憧憬,在成績不佳的時候談長期規劃,這是一種職業套路。
事實上,今天的意大利媒體對于蘇寧的理解,仍然不脫離2年前的水平。11月1日,曾經為經紀人霍拉布欽神吹的《晚郵報》記者德卡洛里斯又展開了一番宏論,大意是中國政府承諾的改革措施將有利于蘇寧對國際米蘭的進一步投資,認為蘇寧投資國際米蘭已被中國政府認為具有戰略意義,因此蘇寧將可以為國際米蘭自由花錢。
這種針對中國政府的意淫在最近兩年的意大利媒體上頻繁發生,總之,好壞都在中國政府。投資不足,原因是中國政府嚴控資金出境,預期良好,原因就是中國政府決定支持。事實上,這些保底者從未采訪過中國政府任何相關人士。
對于國際米蘭球迷來說,真正可喜的內容,或者說值得珍惜的東西,應該是俱樂部的運作在正常化。
球場氣氛熱烈,球隊引援注重實用性,球隊在努力爭取每一個目標,不再有此前賽季里一些令人看不明白的比賽,伊卡爾迪沒有再鬧轉會,漢達諾維奇目送次數大幅度減少。
這是一種正常化的俱樂部生態,也是一個正在進步的球隊應有的面貌。但現在就說要挑戰尤文的霸主地位,只會過度提升球迷的期待,并不排除引發巨大的失望。以下一些問題,需要至少等到賽季末才能有答案。
首先,蘇寧當初收購俱樂部,接受了托希爾的一個嚴重不平等的條款,就是無法通過增資填補赤字窟窿來稀釋托希爾的30%股份。這使得國際米蘭賬面上始終存在一個難以合理解決的債務問題。在拿下托希爾剩余的股份之前,蘇寧并不能真正展開手腳。
其次,國際米蘭在上賽季才取得質的突破,獲得歐冠參賽權,但過程并不輕松。意甲賽場格外兇險,而國際米蘭近年又習慣性地在冬休前后掉鏈子,因此絕不能因為賽季開局的佳績就認為球隊已經完全步入正軌。無論曼奇尼還是斯帕萊蒂接手球隊的第一個賽季,開局都是不錯的。
再次,要想實現在經營規模上真正和德勤前10俱樂部競爭,對于非英超俱樂部來說,唯一的可能就是奪冠,無論是國內聯賽還是歐冠。這是最考驗國際米蘭的一點,因為奪冠和成績不錯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概念。
從目前的角度來說,國際米蘭的經營增長依靠的是蘇寧集團的中國國內的商業圈,但這也可以是個不穩定因素,歐洲的足球豪門依托的商業根據地永遠首先是本土市場,即使莫拉蒂時代實現聯賽獨霸和2010三冠王,國際米蘭也沒有在本土市場上實現足以沖擊尤文霸主地位的擴張。
對于蘇寧來說,這可能會是一個極難解決的問題,也是一己之力絕不可能解決的問題,因為意大利足球的本土市場開發潛力已經格外有限,而且,意大利政壇在2018年選舉后的各種倒行逆施,很可能引發更為嚴重的經濟衰退(盡管政客們承諾是大幅度增長)和資本出逃,從整體環境來說,當下的意大利和意大利足球都不具備理想的投資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