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優勢注定德國主辦2024歐洲杯 拉姆主席你好!

體壇周報記者楊子江德國報道
沒有什么懸念,德國以12票對4票擊敗土耳其獲得了2024歐洲杯的主辦權。歐足聯9月27日公布的這一結果,意味著德國將在1988年之后再次舉辦歐洲杯。德國足協宣布,2014世界冠軍隊長拉姆被任命為組委會主席,負責2024歐洲杯的組織工作。土耳其則上演申辦歐洲杯失敗的帽子戲法:此前,2008年他們和希臘聯合申辦,2012年單獨申辦,都以失利告終。
若輸土耳其只能辭職
2017年3月1日,德國足協主席格林德爾向歐足聯遞交了申辦申請,而歐足聯最終確認,2024歐洲杯只有兩個申辦國,就是德國和土耳其。9月27日上午,歐足聯執行委員會開始開會,上午的會議是討論室內女足和U21比賽的相關事宜,13點開始的兩國最后陳述才是重頭戲,但過程并未對媒體開放。
德國足協派出了21人的代表團,這其中既包括德國隊主帥勒夫,還有前國腳拉姆、卡考,此外還包括前女足國腳沙希奇、女裁判施泰因豪斯以及比埃霍夫、魯梅尼格、沃勒爾、福格茨等名宿,勒夫在接受采訪時還罕見講起了英語。
土耳其方面對最終結果很有信心,他們自認有望贏得2/3的選票。20名執委中,17人進行了投票,這其中格林德爾以及土耳其代表塞爾韋特·亞爾德姆哲沒有投票權,瑞典代表奧爾松則因健康原因未能出席。最終結果讓土耳其人很尷尬,德國獲得了12票,土耳其只得到4票,1人棄權。
德國對本次歐洲杯是志在必得。2018俄羅斯世界杯的慘敗,再加上厄齊爾退出國家隊的風波,使德國足球顏面掃地。德國足協迫切需要主辦歐洲杯這樣的盛事來扭轉形象。而這次的競爭對手恰恰又是土耳其,更增加了一層特殊的意義。對格林德爾來說,這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否則辭職恐怕不可避免。
四大優勢助德國成功
媒體認為,德國申辦成功,有以下幾方面原因。首先,德國有能力辦好大賽。無論是1974世界杯還是2006世界杯,再加上1988歐洲杯、2011女足世界杯,德國承辦的大型賽事,在組織方面沒有任何缺陷。
其次,德國足協不差錢,這點非常重要。僅僅2017年,德國足協的營業收入就達到1.27億歐元。第三,政治局面為土耳其方面減分。國際足聯將世界杯主辦權交給俄羅斯和卡塔爾,使自己深陷麻煩,而德國提出的口號之一是:“讓我們避免重蹈國際足聯的覆轍!這樣我們就無需反復為自己的決定辯護。”從現在來看,土耳其與歐盟漸行漸遠,而與俄羅斯越走越近,很可能是失敗的重要原因。
第四,德國的全部球場都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多年,而土耳其很多球場需要翻新或新建,這不是很讓人放心。
舉國支持申辦
德國上下的申辦熱情極高。拉姆作為大使參與了申請遞交儀式,德國總理默克爾也親自站臺。舉國支持申辦,這就是德國的現狀。德國社會研究和統計分析研究所FORSA的調查報告顯示,有89%的德國球迷支持申辦,而經常與足協唱反調的德國主要俱樂部,也難得地對這次申辦持支持態度,否則魯梅尼格也不會暫時停止對足協的批評,并出現在代表團陣容中。
德國各界都在為申辦成功而歡呼。默克爾表示:“祝賀申辦成功!我們期待著2024歐洲杯激動人心的比賽,也歡迎全歐洲球迷的光臨。”Sport1網站認為:“德國獲得2024歐洲杯舉辦權,這將成為夏日童話2.0版。”胡梅爾斯發推稱:“2006年之后德國承辦的又一次大型賽事,我希望又能成為一次經典。”前國際足聯主席布拉特則表示:“歐洲杯又恢復了傳統形式。與2020那屆不同,2024歐洲杯不會在整個歐洲大陸舉行。德國作為東道主,保證了這次比賽會有最高水準的基礎設施以及后勤保障。”
6年后,現役德國國腳中,基米希、布蘭特、哈弗茨、戈雷茨卡、薩內和韋爾納等人仍將處于黃金年齡。勒夫表示:“對一個國家來說,獲得大賽主辦資格是不同尋常的。對年輕球員而言更是特別的激勵,這對未來幾年是非常好的一步。德國足協可以提前進行規劃了。”勒夫與足協的合同2022年到期,他是否能率領德國隊參加2024歐洲杯還是未知數。
屆時,歐洲杯將在柏林、慕尼黑、杜塞爾多夫、斯圖加特、科隆、漢堡、萊比錫、多特蒙德、蓋爾森基興和法蘭克福等10座城市舉行。拉姆說:“我們希望和整個歐洲一起慶祝這個偉大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