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裴樂:因責任而堅持,電競就是我的幸福所在

華燈初上的夜晚,有著634年歷史的西安鐘樓在燈光的映射下絢爛如畫卷,南大街、西大街、北大街由此輻射開來,各自都裝點上了璀璨的景觀燈,唯有東大街兩邊雖然也是店鋪林立,卻不見繁華的色彩。裴樂坐在車里揉揉眼睛,轉頭對旁邊的朋友說:“這就是我們十幾年前訓練的地方,但這會兒太黑了,我看不到當初那個網吧還在不在。”
十三年前,在西安土生土長的裴樂一手成立了中國首家職業電子競技俱樂部WE,帶隊曾多次站上了世界電子競技的最高峰,卻因為沒有贊助不得不遠走上海,那一年,裴樂收拾好行囊,對彼時西安市體育局主任說:“電競是一定會發展到一個大家現在想不到的階段的,但現在我在這里沒法發展了,我得走了。”
走的時候,裴樂心想:我一定會帶隊伍回來西安,在最大的陜西省朱雀體育場打比賽。但是他沒想到的是,十三年后,他回來了,不是帶隊打比賽,而是出走的WE真真切切回到了西安,WE俱樂部LPL主場在此落戶,而自己從小騎著自行車溜達路過的古城墻南門,會為了他和WE敞開大門,歡迎他們再度回到這座城。
裴樂那時更不會想到,電競會進入亞運會,成為即將舉行的雅加達亞運會表演項目。
裴樂跟電競結緣算得上是水到渠成,當年就讀于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專業的他,是國內最早一批的游戲玩家:“那時候大伙兒都在宿舍打游戲,我打得比較出色,慢慢就在網上組了一些小的戰隊,開始代表西安在全國打比賽,再接著慢慢出了成績,就有人給我們出錢走上了職業。”
裴樂組建的第一個具備職業化概念的戰隊是YolinY,起點是在北京,但由于北京的資金撤走,裴樂和隊伍便又回到了西安,而這支隊伍就是WE的前身。2005年,裴樂成立WE戰隊,他并沒有設想過這支隊伍會走多遠、將來會拿怎樣的成績,亦或是萬一沒有資金支持了怎么辦,因為他那時候就堅持認為:“我是有責任心把這件事情做好的。”
說起來,裴樂從小學到大學也沒當過什么班干部,甚至連收發作業的小組長都沒當過,“責任心”是他覺得自己有能力也有義務去做電競這件事:“在當時看來,我就沒有覺得電子競技是小眾運動,因為我身邊的所有人,對,是所有人都很喜歡,大家都支持我,我們隊伍成績也是越來越好,受到的關注越來越多,所以自然而然就成立了WE,我就是相信我們隊伍和整個電競會發展的越來越好。”
但越來越好的日子哪有這么快到來呢,盡管在那時候WE已經是電競圈的佼佼者,但是在西安的訓練場所也不過就是東大街上的一家網吧,整個戰隊也不過是靠著比賽的獎金在維系。這時,來自上海的橄欖枝拋了過來,裴樂當然還是想留在已經生了根的西安,但無奈西安的確沒有太好的贊助支持,于是,隊伍轉戰上海。
只不過,當時上海的網絡條件并不好,WE只是匆匆去到那邊簽約就又返回西安進行訓練和生活,直到2008年,整個隊伍才真正遷移至上海,一待就是十年。
從2005年成立到2008年正式遷去上海,這三年是WE快速發展的時期,戰隊中的Sky李曉峰蟬聯了WCG2005、2006年的兩屆世界冠軍,一時間聲名大噪。說起sky,便不得不提及裴樂,很多網友都笑稱“裴樂是sky背后的男人”,裴樂笑笑:“我覺得可以這么說吧,我們兩人也是一起成長,從他沒有成績到世界冠軍,從北京到西安,再到上海。”
當年sky從家鄉河南來西安參加比賽,裴樂便注意到這個頗有潛力的男孩,其實這便是當時裴樂發掘人才的一個主要方式——在比賽中去尋找有發展前途的選手,所以裴樂一點兒都沒有不好意思承認自己“眼光真的挺好的”。而另一種挑選人才的模式可以說是自投羅網了:“就是有很多家長會帶著他們孩子來找我,讓我看看怎么樣,因為我們隊伍成績好啊,所以都是他們自己找過來的。”
的確,WE的快速發展讓裴樂不需要苦惱選拔人才的問題,而在隊伍正式來到上海后,2008年電競奧斯卡世界年度最佳俱樂部獎、2009年世界最佳War3戰隊獎、2012年的英雄聯盟世界冠軍,讓WE無愧成為彼時中國電競的NO1。裴樂總說“我從一開始就挺順利的,不管我自己還是帶隊,一直是高開高走,沒吃過什么苦,沒遇到過什么坎兒”,可真的是這樣嗎?
1999年,裴樂還不到20歲的時候,曾有人說可以帶他去韓國打比賽,不過得先去上海,然后再去韓國,裴樂二話不說,就從西安跟著對方到了上海。結果在上海很好的酒店住下后,承諾帶他去韓國的這個人突然消失了,甚至連酒店房錢都沒付,可裴樂身上也沒什么錢啊,他心想反正前臺押著那個人的身份證,我走了沒關系吧,于是他連夜買了硬座,從上海悄悄回到了西安。
不止是在上海,后來在北京裴樂也遭遇到了相似的情況——贊助人承諾了許多,但是到了北京訓練了好幾個月都不給發工資,房租也不給結,沒辦法,裴樂摸摸空空如也的口袋,再次買了硬座回到西安。有過這樣被騙的經歷,也有過連續輸掉比賽的低落,還有過更換俱樂部老板資金斷裂隊伍艱難的時刻,但裴樂壓根沒有認為這就叫難、這就叫坎兒。
“這不過就是你在做事情過程中會遇到的一些問題,我不認為有什么過不去的,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我不會抓耳撓腮愁眉苦臉,那沒用,就是去想解決辦法,去想怎么做的好和更好。”裴樂特別不理解這種“苦情”戲碼:“一點兒都不難啊,坐十幾二十個小時的硬座或者站著,手里沒錢,那時候大家不都這樣嗎,又不是只有我一個,做電競是快樂的事情,是我的興趣,我從來沒有想過去做別的,怎么會覺得難?”
在上海的十年時間,裴樂見證了中國電競從不被主流認可到如今多少人都想來分一杯羹的巨大產業鏈,最直觀的變化是什么?一是粉絲,二是收入。“英雄聯盟初期,只有我們隊伍有粉絲,但你看現在,哪個隊的粉絲不多不瘋狂?而當初,多少家長不希望孩子去打游戲,說是玩物喪志沒有出路,而現在,這些年薪上百萬的隊員哪個不是家里的經濟支柱呢?”
當電競項目已然形成一個各部分較為健全的生態圈后,WE也在謀求更好的發展。從去年開始就有武漢、長沙、深圳等地都在和裴樂接觸,原本裴樂是打算將隊伍落戶深圳的,今年過年回家看父母的時候,西安方面的領導找到他,于是裴樂很快叫停了其他地方的接洽,最終定下了西安,他說這一方面是西安方面給與的扶持力度較大,另一方面也是內心的情感傾向,出走十年,終究是想回來的。
5月25日的西安南門入城儀式,6月16日英雄聯盟夏季常規賽第一輪主場比賽,WE正式在西安亮相,裴樂看著滿場的粉絲頗為感慨:“雖然我們隊伍走到哪里粉絲都挺多的,但就覺得自己的老鄉是特別的熱情。”有頭上戴著“957”、“xiye”等幾名隊員應援頭箍的粉絲從賽場第一排走過,悄悄指著身高腿長、面容沉靜地裴樂說:“這個就是他們老板啦”、“哎,看著也挺帥挺年輕呢……”
當然,裴樂是無法像隊伍一樣徹底扎根在西安,除了是WE戰隊主席,他還有著香蕉游戲傳媒CEO等多重身份,他需要在西安、上海,以及各地之間飛來飛去,從最初的游戲愛好者到如今的經營者,裴樂說自己真是做遍了電競中的每一個位置:“隊員、領隊、教練、商務、主播,我什么都做過,我現在的主要方向是辦賽和節目,是忙,但是還是那句話,喜歡和責任。”說起這些角色中自己哪個最得心應手,文質彬彬的裴樂笑笑:“我覺得每一種我都得心應手。”
如今的電競產業是眾所周知的“香餑餑”,不過對照十多年前,有一個很大的不同便是——看得人比玩的人多,裴樂覺得這正是電競發展的必然,他提到了在剛剛過去的炎炎夏日里最受關注的世界杯:“其實這就是你問我為什么以前喜歡電競的人都是參與者,而現在更多的人是觀賞者,就像世界杯,幾乎全民都在看,但真正會每周去踢一兩場的人有幾個呢?其實這就是電子競技向傳統體育靠攏的體現。”
電競向傳統體育靠攏,也體現在8月18日即將在印尼首都雅加達拉開大幕的亞運會上,本屆亞運會,六項電競游戲將作為表演項目進入亞運大家庭,這自然算得上是電競業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節點,不過不同于想象中應有的興奮,裴樂對于電競進入亞運會給出了不同的視角。
“當然進入亞運會是一種證明,因為在很多人看來,畢竟這是打游戲嘛。但我覺得電子競技并不需要通過進入亞運會甚至奧運會來證明自己,就像世界杯,足球需要在奧運會上證明自己嗎?進入亞運會是可以從不同層面吸引更多人來了解電競,但電競本身已經是一項成熟的運動,有它完整的體系,在人們經濟穩定尋求更多幸福指數的這個時候,電競的發展是必然趨勢。”
那么裴樂自己的幸福指數呢?“我沒有太多時間去感受生活中的幸福指數,電競就是我的幸福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