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23最強陣容難達最佳效果 備戰亞運體能是個難題

體壇周報記者馬德興常州報道
8月5日,正在江蘇備戰印尼亞運會的中國95年齡段U23國足,在常州奧體中心與來訪的馬來西亞隊進行了一場熱身賽。憑借著張玉寧的點球以及陳哲超的遠射,中國隊以2比1逆轉。勝利當然值得慶賀,不過,從著眼于亞運會的角度來說,中國隊在這場比賽中還是暴露出了不少隱憂。在不到10天時間里,如果中國隊無法及時改善,恐怕將直接影響到球隊未來的成績。
陣容還未達到效果
中國隊是7月31日在蘇州展開集訓的,并在賽前一天中午從蘇州趕赴常州。用隊長何超的話來說,常州是U23國足的“傷心地”,當然,這指的是球隊于今年1月的亞洲U23錦標賽上,在這塊場地上小組賽被淘汰出局。此番重新來到這里,雖然僅僅只是一場熱身賽,但畢竟球隊即將參加亞運會,也是這支隊伍最后一次代表中國足球出戰。因而,拿下這場比賽成為球隊上下共同的心愿。
本場比賽中,中國隊還是盡可能的派遣出了最強主力。由于高準翼因為疲勞,近日一直沒有隨隊參加合練,因此,中后衛組合派出了劉奕鳴以及劉洋,而鄧涵文依然還是司職右后衛,左邊則安排李海龍客串。正常情況下,在李帥缺陣的情況下,應該是劉洋司職左后衛,高準翼與劉奕鳴搭檔中后衛。中場方面,由于中國隊采用了4231陣型,而非過去常踢的433,因此,陳哲超與何超司職防守型中場的位置,韋世豪、曹永競以及唐詩分別在身前,張玉寧則出任突前中鋒。這個陣容基本上是今年U23亞錦賽上的主力陣容,只有陳哲超取代了姚均晟。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亞運會也基本將采用這個陣容。
比賽進行到第14分鐘,馬來西亞隊率先利用一腳遠射,改寫場上比分。而中國隊則是到第37分鐘時,利用一次有爭議的點球,右后衛鄧涵文殺入禁區內,對方門將出擊解圍,主裁判猶豫之后,才吹罰了點球。張玉寧主罰命中,將比分追成1比1平。第53分鐘,陳哲超利用禁區外一腳遠射,幫助中國隊最終拿下了這場比賽。
盡管中國隊派出的是最強陣容,而且今年以來先后在3月下旬、6月上旬安排了兩次集訓,并進行了三場熱身賽,但在對陣馬來西亞隊的比賽中,其實并未占據太多的便宜。相比之下,馬來西亞隊在今年1月亞洲U23錦標賽之后并未組織過任何集訓,僅是來華前一周才開始集結。而且,大馬隊相比之下人員變化不小,也征調了超齡球員,以全面準備亞運會。面對這樣一個對手,中國隊并未顯現出明顯的優勢。
當然,就像主教練馬達洛尼賽后所說的那樣,一方面可能是天氣較熱;另一方面畢竟隊伍很長時間沒有磨合了,開局階段有些緊張,被對手先入一球。之后,球隊才逐漸進入狀態,開始組織起有效的進攻,也創造出了一些機會。不過,亞運會日期臨近,中國隊依然還需要盡快步入狀態。
進攻套路有待完善
主場作戰,中國隊還是有些優勢,取勝也算是情理之中。但從中國隊所攻入的兩球來看,一個是有爭議的點球、一個是遠射,而U23亞錦賽期間所展現出來的進攻套路效果并不明顯。數據顯示,中國隊的射門次數并沒有馬來西亞隊多。這顯然與中國隊的陣型調整有一定關系。
此前,中國隊一直采用“433”隊型,而本場比賽隨著陳哲超進入首發陣容,變成了“4231”,也就是說,在中場配置方面,由原來的“1-2”站位即倒三角形變成了這場比賽中的“2-1”站位,即正三角形站位。上半時,中國隊進攻效果不佳,某種程度上與此有很大關系。最典型的就是,中國隊在進攻中陣型似乎有些脫節,即中場與前場四名攻擊型球員之間的距離拉得過開,中國隊進攻組織出現了問題,一旦司職攻擊型中場的曹永競位置再前移,加上兩個邊路球員韋世豪與唐詩也壓上,中國隊前場變成了“四前鋒”之后,與中后場之間的空當更大,中國隊進攻也就不成體系,更是難以對對方形成實質性威脅。
相比此前的“1-2”配置,即姚均晟在場上時,即便是有隊友前壓,中國隊中場也還能展開組織,加上兩個邊路壓上之后,可以與中路有效地進行“二打一”配合,或者是實施轉移。而在今天的比賽中,我們可以看到,中國隊在進攻中很少能夠邊中結合。換而言之,中路是缺少了一個“串聯者”。而中國隊在進攻中,也就只能靠邊后衛壓上,與邊路球員進行“二過一”配合。但面對馬來西亞隊541的打法,在兩個邊路“卡”死之后,中國隊的邊路優勢也就無法發揮出來。
至下半時開始之后,中國隊中場的陳哲超稍微有意識地前插,攻入反超的一球,但隨后,陳哲超又回收,這使得中國隊在進攻中又回歸到先前的狀態。相比之下,馬來西亞隊的進攻組織、套路也更有威脅。
于是,中國隊究竟應該是維系此前的433陣型、還是改用4231?抑或是根據比賽對手的情況、臨場進行變化調整?從亞運會上爭取佳績的角度,尤其是相比較對手都較強,似乎4231更為穩妥,但在這個基礎上,進攻如何更有效果?這恐怕需要在接下來的訓練中進一步明確。
體能儲備是最大難題
在昨晚與馬來西亞隊的比賽中,中國隊在65分鐘之后又出現了體能不支的情況,盡管中國隊在下半時第56分鐘時就已經更換了三名球員。這很容易讓人想起今年6月在萬州集訓期間所出現的類似情況,當時中國隊在兩場熱身賽中也是差不多這個時間節點開始出現抽筋現象。距離亞運會還有不到10天左右的時間,中國隊的體能儲備是否足以應對未來的大賽?這顯然是本場比賽中暴露出來的又一個問題。
萬州集訓結束之后,馬達洛尼曾明確表示,會在亞運會開始之前找一個相對理想的地方重點進行體能儲備。此番集訓地選擇在蘇州,雖然天氣炎熱,但這種熱與印尼的熱完全是不同的概念。而且,相比之下,在目前的高溫情況下,反而不利于體能的儲備。不過,主教練馬達洛尼則表示,之所以安排在這里是為了能夠讓隊員們盡早適應印尼炎熱的天氣。
在打完與馬來西亞隊的比賽之后,中國隊將于今日返回蘇州繼續展開備戰。9日,球隊與伊朗隊進行最后一場熱身賽。
中國U23國足出場陣容:
1陳威;16李海龍(2胡睿寶82’)、3劉奕鳴、4劉洋、28鄧涵文(22徐友剛,71’);17何超(19張源,71’)、20曹永競(6姚均晟,58’)、27陳哲超(15巴頓,82’);7韋世豪(13黃紫昌,58’)、9張玉寧(8馮伯元,71’)、10唐詩(11陳彬彬,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