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隊指令”老套路難助維特爾 漢維親歷冰火兩重天

特約記者茅為安報道
一場十分鐘的陣雨,徹底改變了德國大獎賽的結(jié)果。主場作戰(zhàn)的維特爾從天堂落到了地獄,而漢密爾頓親歷了大悲到大喜的瘋狂后,本賽季第四次取勝,同時重新把世界冠軍的天秤拉向自己一邊。
上周日的霍根海姆,沒有人比維特爾更能體會“煮熟的鴨子飛走了”是什么感覺。漢密爾頓在排位賽里過早出局,讓桿位之戰(zhàn)變成了德國人的獨角戲,而他不負眾望,在家鄉(xiāng)觀眾面前用食指豎起標志性的“1”。
如果這是一場完全晴好天氣下的比賽,沒有人能阻止維特爾第一次在霍根海姆家門口登上最高領(lǐng)獎臺。法拉利賽車在直道上對梅賽德斯擁有0.5秒的優(yōu)勢。
開場才14圈,法拉利就讓萊庫寧先進站,這個策略十分奏效,幫助他超過了同胞博塔斯。但是第25圈,維特爾進站時被慢車耽擱了些許時間,換胎后落到了隊友身后。萊庫寧雖然已經(jīng)用軟胎跑了11圈,但倆人的車速旗鼓相當。
這顯然不是法拉利設計好的局面,尤其是當維特爾向車隊抱怨輪胎溫度過熱之后,意大利車隊只能故技重施,搬出“車隊指令”的老套路。八年前,馬薩收到的那句臭名昭著的“費爾南多比你快”猶在耳際。雖然今年的劇本變成了“兩輛賽車都需要照顧輪胎”,但誰都明白背后的意思。萊庫寧也心領(lǐng)神會,雖然言語上抗爭了幾下,但還是配合地讓過了隊友。
如果維特爾就這樣安全完賽,他將至少把對漢密爾頓的積分領(lǐng)先優(yōu)勢擴大到18分。然而第44圈時,一個小型降雨云團的到來成為了轉(zhuǎn)折點。
雨水先在前半條賽道降下,少數(shù)車隊賭博性地召回車手時,法拉利和梅賽德斯都按兵不動,但密切地關(guān)注著云團在氣象雷達上的移動方向。事實證明,只有一小段賽道是濕的,處于領(lǐng)先位置的維特爾小心翼翼地控制著賽車。雖然在鏡頭沒有捕捉到的地方,他的鼻翼掉了一小塊翼片,但一切看似盡在掌握。
然而,人算終究不如天算。眼看云團一路即將離開賽道,維特爾也剛剛告訴車隊賽道余下路段已經(jīng)沒有雨,他不打算更換半雨胎。當他通過13號彎時,因為輪胎潮濕變冷后無法轉(zhuǎn)向而沖上了砂石區(qū)。“13”本就是西方人眼中倒霉的數(shù)字,這個彎偏偏是全場距離護墻最接近的地方。一頭撞墻后的德國人追悔莫及,但也只能向車隊致歉后,失望地離開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