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法比之戰,綠茵場上的另類《無物申報》

體壇+記者孫奇報道
法國與比利時的半決賽,無論是場內的球星競逐抑或場邊的教練斗法,都能給人們留下豐富的談資。作為歐洲大陸西部的鄰居,兩國是歷史上相愛相殺的一對歡喜冤家,恩怨情仇綿延千年,也帶到了俄羅斯的世界杯賽場。
從古羅馬相殺相愛到歐盟
早在羅馬帝國時期,古比利時(史稱比利時高盧)就有一部分領土位于如今的法國境內;18世紀末,法蘭西第一帝國取得了比利時的統治權,法語成為比利時境內的唯一通用語言,這間接造成了如今瓦隆語區與弗拉芒語區的貌合神離。第一帝國的統治激起了比利時人對法國的不滿,也為日后的那場經典戰役埋下了伏筆。
1815年,拿破侖在滑鐵盧被反法聯軍擊敗,第一帝國隨之湮滅;而在此后比利時人反抗荷蘭政府軍的斗爭中,法國人表示了對比方的支持,最終也促成了比利時的獨立。二戰后,法國與比利時再度攜手,成為歐洲共同體、歐盟的重要發起者,極大程度地推動了歐洲一體化進程。
關于法比兩國聯手促成歐盟的建立,還有一部風靡歐洲的電影值得回味——《無物申報》。這是生于法國北部邊陲小鎮的導演丹尼·伯恩自導自演的一部喜劇,片中講述了1993年歐盟成立前后的法比邊境的一系列歡樂故事。隨著歐盟建立,兩國的邊防檢查站被取消,雙方警察不得不聯起手來巡邏。比利時這邊檢查官有一位極端民族主義者魯本,他敵視與法國有關的一切,性烈如火不遭人喜;法國這邊的一位檢察官馬蒂亞斯卻與魯本的妹妹墜入愛河。無巧不成書,水火不容的魯本與馬蒂亞斯居然被分配到共同執行巡邏任務,而在一次次令人捧腹的辦案經歷后,兩人成為生死之交,馬蒂亞斯也與魯本之妹成功結合,一場別開生面笑料滿地的喜劇就此瘋狂演繹。
世界杯上演另類“無物申報”
話題回到足球領域。1904年5月1日,法國國家隊歷史上的首場比賽就是在布魯塞爾郊區與比利時隊之間進行,這也是除英國外被承認的首場兩支正式國家隊之間的國際賽事。比賽進程遠沒有當今足壇這番激烈,雙方你來我往踢成了一場3比3的“快樂足球”,皆大歡喜的兩位鄰居賽后還一道結伴去了馬斯特里赫特把酒言歡。兩國足協高層席間的交談中流露出建立一個國際范圍內的足球聯合會想法,不久之后,FIFA應運而生。
電影是兩國間相愛相殺的微妙關系的一個縮影,賽前就有球迷在網上將該片兩位男主角P成了阿扎爾與格列茲曼。法國與比利時兩位淵源極深的鄰居時常因文化習俗的細微差異互相揶揄,也時常攜起手來推動不同領域的歷史進程。不僅是政治、經濟,還有和平年代的戰爭——足球,他們永遠不乏話題。
這場焦點對決恰似另類的“無物申報”,盡管最終結果到本周末方能揭曉,但兩隊都不是輸家:雙方知根知底、陳年往事一籮筐,又在新的歷史背景下博得了眾人稱贊。這場半決賽是兩隊相互間的第74次交鋒,也是最具分量的一場。法國人最終取得了勝利殺向盧日尼基,近6屆世界杯3入決賽;那邊廂比利時隊達科不必就此泄氣,留在圣彼得堡的紅魔依然有機會創造本隊在世界杯上的最佳戰績。法國隊如同片中馬蒂亞斯,抱得決賽這一“美人”歸;比利時隊黃金一代盡管惜敗,但在俄羅斯兌現了天賦,粉碎前兩屆大賽與四強緣慳一面的命運,用表現回擊了外界有關自身團結的質疑,又與魯本神似。兩隊在進攻端云集當打強將,足以令人對未來憧憬無限。
會師世界杯半決賽是兩支球隊、兩個國家共同的小小勝利,這場對決也將為兩國足球的發展灌注更多信心、帶給人們更多的話題。法國與比利時兩國種族和傳統、以至足球層面的碰撞仍將延續,彼此間為挑刺甚至能把水喝出干干的口感。兩國是近鄰,是宿敵,你爭我奪更惺惺相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