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首輪盤點】烏龍君搶戲C羅 任意球點綴比賽

本屆世界杯首輪賽畢,精彩的場面欠奉,有趣的話題卻很多。從葡萄牙逼平西班牙開始,中鋒的價值和作用進入熱議的范疇,接著傳控是否還有前途?強隊為何普遍萎靡?點球何以激增?絕殺和烏龍為何頻現?以及三后衛的陣型大面積退潮,也依次成為探討的對象。
體壇+記者李輝報道
C羅射手榜榜首 烏龍君不服
世界杯首輪小組賽已經全部結束,葡萄牙球星C羅無疑是首輪表現最耀眼的球員,在和西班牙隊的比賽中,他上演了個人世界杯生涯的首個帽子戲法,然而縱使是C羅,他的進球數也不敵一人,他便是“烏龍君”。
16場比賽,世界杯竟然已經誕生了多達5粒烏龍球,這是個什么概念?在悠久的世界杯歷史中,當屆比賽烏龍球最多的一次也只不過時6次,那發生在20年前的法國世界杯上,然而在昨天埃及球員法特希上演烏龍后,俄羅斯世界杯馬上就將誕生一個新的紀錄。
除了法特希外,本屆世界杯的其他四粒烏龍球分別由波蘭球員喬內克、澳大利亞球員貝希奇、摩洛哥球員鮑哈杜茲、尼日利亞球員伊多武制造。
烏龍球如此大面積的出現,多少有些偶然的因素,畢竟這和點球借助VAR而增多不同,烏龍球基本都是無可爭議,當然法國和澳大利亞的比賽,貝希奇的烏龍原本被算作是博格巴的進球,但世界杯官方最終判定這球為貝希奇烏龍,不過,從慢鏡頭來看,這次改判是合理的,如果不是貝希奇的“幫忙”,法國隊很難取得進球。
烏龍球是又一個能體現足球魅力的地方,顯然打進烏龍球的球員都不是有意為之,但就像生活一樣,很多時候你想做的事情未必能如你所愿,但你不能因此而放棄努力。
絕殺讓你感受天堂與地獄
除了烏龍球外,本屆世界杯還有一個頻繁出現的現象就是絕殺球,16場小組賽,有4場比賽都出現了85分鐘以后進球而改變比賽結果的情況。
世界杯第二個比賽日,埃及與烏拉圭的比賽,實力占優的烏拉圭隊遲遲未能打開僵局,比賽第89分鐘,中衛吉門內斯接到開出的任意球高高躍起頭球破門,完成絕殺,也拉開了本屆世界杯的絕殺序幕;還是在那一天,在摩洛哥與伊朗的比賽中,摩洛哥后衛鮑哈杜茲在最后時刻不幸自擺烏龍,“絕殺”了自己的主隊;緊跟著葡萄牙與C羅的比賽,C羅在第88分鐘打入任意球,幫助葡萄牙隊拿到了寶貴的1分。
“絕殺君”在沉寂了些許日子后,在英格蘭與突尼斯的比賽中,哈里·凱恩在最后時刻頭球破門,讓全場狂攻的英格蘭隊避免只拿到1分。
足球比賽普遍都很焦灼,因此當比賽最后時刻發生絕殺時,那種興奮和激動是難以抑制的,進球的瞬間,一邊是天堂一邊則是地獄,雙方的心情在那一刻形成了強烈的對比,令人感慨。
絕妙任意球點綴世界杯
對于那些不常看足球的球迷來說,最能讓他們喊出“這球牛逼”的進球無疑就是任意球了,面對人墻,任意球主罰手一腳射門就洞穿了守門員把守的球員,視覺沖擊力極強,本屆世界杯,和烏龍球一樣,任意球破門也非常的多,揭幕戰,俄羅斯新星戈洛溫補時破門,為他的完美比賽錦上添花;葡萄牙與西班牙的比賽,C羅的任意球為主隊拿到1分,隨后的比賽,科拉羅夫的任意球直接幫助塞爾維亞隊拿到1分;最后就是昨晚哥倫比亞與日本的比賽,金特羅的任意球一度幫助球隊在少一人的情況下扳平比分。
當球隊遲遲無法打開局面時,任意球就成了他們最好的得分方式,當皮球越過人墻飛入球網的那個瞬間,世界杯的精彩因此升級。
毫無疑問,烏龍球、絕殺進球、任意球等因素讓這屆世界杯變得更加的有趣,世界杯接下來還有48場比賽,相信這種趣味還將持續下去。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