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23大勝為亞運會壯行 馬達洛尼:大家都有能力出場

體壇周報記者馬德興報道
6月10日下午,中國95年齡段U23男足國家隊在重慶萬州進行的最后一場熱身賽中,以6比2大勝朝鮮隊。盡管朝鮮隊中大部分球員都是97年齡段球員,但中國隊能夠在一場比賽中攻入6球,這是這個年齡段隊伍自2013年成隊以來單場比賽中進球最多的一場,也為整個隊伍出征亞運會極大地提升了信心與士氣。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場大勝是在6名攻擊型球員之后所取得的。
主力缺席,進球更多
本場比賽之前,由于中國足協需要在足協杯賽中繼續執行U23政策,因而提前將北京國安隊與上海上港隊的4名U23球員巴頓與韋世豪、陳彬彬與胡靖航放回了各自的俱樂部球隊中。加上張玉寧受傷缺席,以及遼寧宏運的馮伯元也提前離隊,這使得外界對U23國足能否在這場比賽中拿下朝鮮隊產生了一些擔憂。畢竟,這幾名球員都是球隊中前場好手。在對陣納米比亞隊的比賽中,巴頓、陳彬彬和張玉寧都相繼出場。
在去年11月于都勻進行的中國之隊四國賽上,中國隊與當時的朝鮮隊激戰90分鐘,如果不是靠著主場優勢獲得點球機會,中國隊很難以2比1逆轉。而此番的朝鮮隊為了奧運會預選賽進行準備,也補充了大量的97年齡段球員,但是球隊整體的球風依然比較硬朗。也正因為此,在中國隊幾名前場球員都缺席的情況下,中國U23國足能交出怎樣的答卷?大家心里并無底。
比賽開始后,中國隊排出了4231的陣型,依然還是現有人員基礎上的最強陣容。后防線上基本沒有變化,仍然是劉奕鳴與高準翼搭檔、兩側是李帥與鄧涵文。兩名防守型中場則是陳哲超與姚均晟,身前是劉洋、曹永競與唐詩,黃紫昌則出任箭頭。整個上半時,這樣的陣容在進攻中的亮點并不多。
不過,易邊之后,中國隊進一步將隊形前推,兩個邊路明顯較上半時活躍,進攻中也加快了轉換的節奏。最重要的,還是黃紫昌在中鋒的位置上得到了更多的支援。果然,從下半時第10分鐘開始,黃紫昌在接到唐詩的右路傳中之后,率先打破場上僵局、將比分改寫為1比0。之后,黃紫昌連續兩次橫傳、為隊友曹永競和姚均晟兩次助攻,將比分改寫為3比0。這樣的結果,讓比賽完全失去了懸念。隨后,雙方展開了對攻的好戲。最后時刻,朝鮮隊也攻入了2球,算是多少挽回了一些面子。
一場意料之外的大勝,讓外界對U23國足刮目相看。畢竟在正式的熱身賽中,一場比賽進6球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更何況對手朝鮮隊也不算是弱旅。這在某種程度上其實也是隊內競爭的結果,一方面讓球員相互之間的競爭更為激烈,不存在什么絕對的主力與替補;另一方面,其實也更是對教練的一種考驗、一種幸福的“煩惱”,即在目前人員情況下,是依然選擇迷信于某些人員?還是以狀態為準,然后重新進行組合。賽后,主教練馬達洛尼也特意說道,“就像我之前說的,我們球隊沒有絕對的主力,所有人都是可以上場的隊員。”
大勝壯行,爭取佳績
由于本場比賽是中國95年齡段U23國足在出戰亞運會之前的最后一場公開熱身賽,盡管距離8月亞運會還有將近2個月,隊伍初定8月10日出發。但是,這場比賽某種意義上成為了球隊的出征告別賽。用一場6比2的大勝來為自己“壯行”,而且對手還是一個強勁的對手,顯然,對于球隊提升士氣將起到積極的作用和意義。
盡管人員不整,但必須要說的是,從5月23日集中至今,應該說這次集訓的時間相對較長一些,但恰恰是因為有時間作為基本保障,球隊才能展開更好地磨合。某種程度上,與朝鮮隊的這場比賽恰恰是最一段時間磨合出來的結果。而這也就為U23國足自身發展去爭取最好的條件創造了機會。
由于8月的中超聯賽以及中甲聯賽將不會暫停U23政策,各俱樂部肯定將為U23球員抱怨紛紛。但是,這一場與朝鮮隊的比賽從一個側面說明了一點:即國內的俱樂部恐怕誰也不用叫嚷著自己的U23球員是多么地“不可或缺”。這就好比與朝鮮隊的比賽中,在上港隊與國安隊的U23球員都不在的情況下,中國U23國足照樣打了朝鮮隊六個。
中國U23國足有了更多的底氣可以更理直氣壯地向中國足協提出要求:即亞運會之前必須要確保人員在集訓第一天就到位。只有人員先到位了,才能有充分的準備,中國隊才有可能去爭取佳績。所以,中國足協應該充分利用這段時間,去與俱樂部協調用問題,全力以赴為中國U23國足爭取佳績去創造條件。千萬別說“成績好壞無所謂”,在當前的氛圍和環境之下,只有有了成績,中國足協才能有更多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