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短輪換明日一戰論成敗 火箭全員咬碎槽牙

西決G6,火箭缺少克里斯·保羅的第一場比賽,邁克·丹特尼采用的辦法是稍微用盧克·巴莫特打幾分鐘,然后靠著6人輪換和金州勇士死磕。這是一個多么丹特尼的決定啊。
丹特尼是出了名依靠短輪換的教練,在保羅受傷前,他在連勝勇士的兩場比賽里都只派出了7人輪換——“燈泡”、戈登、塔克、阿里扎、卡佩拉和杰拉德·格林。在保羅受傷后,火箭在G6比賽打花前只上了7個人,而最后一個巴莫特只打了7分鐘而已。
最終結果是火箭打出了令人充滿希望的上半場,射進11記三分領先勇士10分。然而到了后兩節球隊整體崩潰了,下半場僅得25分,末節9分,最終慘敗給勇士29分。
經歷了上下半場天上地下的一戰,丹特尼卻并不認為主要問題出在短輪換造成的體能耗盡。
丹特尼的計算公式
昨日輸球之后,丹特尼被問到了隊員們下半場是否太疲憊的問題,這位教頭的回答是:“是啊,我覺得他們是有點累了,但對手也很累啊,如果你看比賽時間的話,我們的前3、4名和他們的前3、4名應該差不多。這是很復雜的問題,不過沒關系,我們會弄清楚該怎樣做。”
這樣的說法和他之前并無二致,事實上丹特尼曾經提到過關于短輪換的問題,他的說法是:“我跟他們每個人都聊過,確認了他們是否可以接受這種安排,需不需要更多的休息時間,而且我還可以利用暫停讓他們休息。如果有人確實很累的話,我會把他換下來的。具體的話我也說不好,你得觀察他們的表情,有時候他們不會承認自己疲勞了。”
那時候丹特尼靠著7人輪換連贏兩局,人們無法因此質疑他的做法。但隨著火箭在G6崩盤,爭議再起,這一次丹特尼帶大家好好算了筆賬。
“你應該好好看看,勇士四巨頭打的時間比我們的球員都長吧。所以這是一個概念上的誤區——我們是只派7人輪換,但我能把7個人的出場時間分配得更均衡。”丹特尼在今天訓練后接受采訪說,“即便你們的輪換更長,但主力球員還是打40多分鐘。特雷沃(阿里扎)的時間基本上就是跟著杜蘭特走,所以如果KD打41分鐘,特雷沃也會打那么久。因此我們會盡量給球員更多休息的時間,但同時也要注重表現。”
從某些方面來說,丹特尼說的是對的。系列賽至今勇士的輪換長于火箭,但格林、湯普森和杜蘭特的場均出場時間都高于火箭的任意一名球員——火箭打得最多的是場均出戰37.9分鐘的塔克。
系列賽出場時間前三名都是勇士球員
但這番話在G6中并不適用,因為在比賽打花之前哈登和阿里扎都只歇了1分鐘,沒有了保羅他們機會是在使用6人輪換,這就讓火箭球員的負擔一下子壓過了對面的勇士。
火箭球員咬緊后槽牙
主帥已經確定了短輪換的策略,火箭球員能做的就是力挺自己的教練,堅決貫徹“不叫苦、不喊累”的精神。G6賽后,所有人眾口一詞地表示下半場崩盤和體能沒關系。
“疲勞在季后賽中永遠不是個問題,”火箭前鋒阿里扎說,“我們一直都在為這樣的情況做準備,大家整個夏天努力訓練為的就是這個。他們打得更努力,并且開始命中投籃,這才是我們輸球的原因。”
當記者“婉轉”地詢問哈登,在短輪換的情況下球隊要始終保持能量充沛是否困難時,“大胡子”并沒有上套,他回答道:“沒覺得困難,我們就是登場然后努力競爭,把這樣的表現保持4節。我們有著不錯的機會,但大家需要在48分鐘內都做好防守。如果贏了這么做就沒問題,但現在輸了,就成了這樣,所以我們很好。”
有人進一步詢問哈登下半場是不是有點累了,得到的是一個干脆的回答“沒有”。
作為球隊場均出戰時間最長的球員,P.J.塔克談到這個問題時回答得更加直白,他表示:“這就是分區決賽,如果你覺得太累的話,你大概是進錯行了。”
成敗論英雄
對于丹特尼來說,G6并不是他的生死戰,他完全有機會用這一場比賽試驗一下陣容,看看把誰加進輪換可以取得最好的效果。但不知道是球隊完美的開局給了他可以客場拿下的希望,還是他真的相信自己的球員只靠6人輪換就足以對抗勇士,總之他錯過了這次機會。
在沃神爆料保羅G7很可能也打不了的情況下,丹特尼試驗陣容的機會變成了“0”,無論他在生死戰堅持短輪換還是把喬·約翰遜或者安德森加進其中,都只能是一錘子買賣了。
不過正如TNT評論員肯尼·史密斯所說,“我們不能說火箭不好,我們只是沒有見過靠這種輪換方式奪冠的隊伍。”
競技體育成王敗寇,明天一戰就是論英雄的時刻。火箭贏了,短輪換萬歲!輸了,短輪換背鍋!問題到最后就是這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