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世界杯球衣大戰:又到列強爭奇斗艷時

體壇+記者閆羽報道
只剩下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俄羅斯世界杯就將正式開幕。而在賽場之外,另一場看不到硝煙的戰爭則早已開場。歷屆世界杯都是各大體育運動品牌展示自身實力和設計理念的舞臺,這一回也毫不例外。雖然截至發稿,部分俄羅斯世界杯的參賽隊伍仍未正式公布其將在本屆大賽使用的全部球衣,但32強的陣營卻是已經基本劃定。阿迪達斯、耐克、彪馬等總共8個品牌將在俄羅斯爭奇斗艷,讓球迷在欣賞精彩比賽的同時也迷戀上他們的球衣。
“三強”變成了“雙雄”
從過去幾屆的世界杯來看,最終的冠軍總是會在“三大品牌”中誕生。1998年是阿迪達斯贏了耐克,韓日世界杯耐克又復仇阿迪達斯。2006年在德國,身穿彪馬的意大利笑到了最后,然后阿迪達斯就開始居于領先地位,2010年的冠軍西班牙和2014年的冠軍德國都是他們的客戶。不過總體而言,“三強并立”的局面在巴西世界杯時還是非常明顯,阿迪達斯、耐克和彪馬便總共武裝了32強中的27家。
此番決戰俄羅斯,那些最熱門的球隊也依然身著著大品牌的球衣。不過“三強并立”已然變成了“雙雄爭霸“”,伴隨著彪馬的失勢,阿迪達斯和耐克將在這場盛大的足球節日上一較高下。論數量,阿迪達斯目前略占上風,12支參賽隊將身穿印有“adidas”logo的戰袍,比耐克的10支要多一些。而在上屆,同樣是10支的耐克一度蓋過9支的阿迪達斯。值得一提的是,眼下的12支“阿迪戰隊”成員中還有“自費”加入者。在5月的熱身賽中,伊朗國家隊已經展示過他們的球衣,但據阿迪達斯方面透露,他們和伊朗足協目前并無贊助合同。
阿根廷主場(左)和客場球衣
德國主場球衣
西班牙主場球衣
比利時主場球衣
日本主場球衣
如果是要討論球隊的實力和球衣的格調,那么這一次的阿迪達斯無疑也是信心滿滿。在他們的陣營中既有德國、西班牙、阿根廷這樣的老牌勁旅,也有像比利時這樣讓人期待的新生勢力。包括東道主俄羅斯也是身披阿迪戰袍,讓阿迪達斯略有些主場作戰的感覺。他們的設計則啟用了大量復古元素,比如德國隊的球衣會讓你回想起1990年世界杯,比利時的戰袍也是1984年世界杯版的重制。如此經典重現,也能讓人聯想到許多美好事跡。
當然耐克也不會示弱。盡管荷蘭、智利和美國等球隊的折戟預選賽讓他們損失不少,但“耐克陣營”中還有巴西、法國、葡萄牙和英格蘭這樣的人氣球隊,論總體實力并不比“阿迪陣營”差多少。而說到球衣款式,耐克此番多是經典元素與極簡風結合,展現出一種純粹的色彩美。同時他們也制造了一款驚喜:自今年2月公布尼日利亞的世界杯球衣之后,耐克絢爛的最新設計就大受好評。雖然球衣的正式對外銷售到6月才開始,但據尼日利亞足協日前透露,預售量已然超過了300萬件。
尼日利亞客場(左)和主場球衣
巴西主場球衣
葡萄牙主場球衣法國主場球衣
小品牌可有機會成“黑馬”?
由于手中最大的王牌意大利未能進軍俄羅斯,曾經三強之一彪馬有些落寂。事實上在世界杯預選賽結束之時,他們所贊助的球隊只有瑞士和烏拉圭躋身于32強之列。不過彪馬也懂得亡羊補牢之理,今年從茵寶旗下挖來塞爾維亞,又與塞內加爾簽約,讓自己的陣營回升到了4支。此景不比當年爭雄之時,但至少球迷還可以多些機會看到彪馬設計的漂亮球衣。這家源自德國的公司也曾經有過不少的經典設計,不過這一回彪馬要多留心品質,切莫重演歐洲杯瑞士隊球衣被當場扯爛的慘劇。
塞內加爾戰袍
瑞士主場球衣
A、N、P三家之外,其余5個品牌只有美國的New Balance贊助了兩家——同樣來自中北美及加勒比海地區的哥斯達黎加和巴拿馬,而茵寶、Hummel、Errea和Uhlsport均只有一隊。其中英國公司茵寶是秘魯隊的贊助商,而丹麥隊則選擇了總部設在本國的Hummel。Errea是家意大利企業,他們與冰島國家隊的合作始于2002年,現有合約則要到2020年才到期。至于德國品牌Uhlsport,4年前伊朗隊曾經身穿他們的球衣,如今他們則是突尼斯的贊助商。在這幾家“小品牌”之中,不知會不會有黑馬殺出。至少4年前在巴西,身穿意大利品牌Lotto的哥斯達黎加和卡塔爾品牌BurrdaSport的比利時都殺入了八強。
秘魯主場球衣
巴拿馬主場球衣
32強球衣陣營
阿迪達斯:阿根廷、比利時、哥倫比亞、埃及、德國、伊朗、日本、墨西哥、摩洛哥、俄羅斯、西班牙、瑞典
耐克:澳大利亞、巴西、克羅地亞、英格蘭、法國、尼日利亞、波蘭、葡萄牙、沙特、韓國
彪馬:瑞士、烏拉圭、塞爾維亞、塞內加爾
New Balance:哥斯達黎加、巴拿馬
茵寶:秘魯
Errea:冰島
Hummel:丹麥
Uhlsport:突尼斯
球員有戰袍,球迷呢?
除了穿上心愛球隊的球衣暢享世界杯,小編也向大家推薦一款2018之夏足球盛宴觀戰主題T恤(黑/白),最好的材質,最好的主題,最好的設計,足球迷觀戰必備哦。(請登錄體壇周報官方店 http://ilovettzb.taobao.com 選購更多世界杯產品),讓我們一起“戰斗俄羅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