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良鋒:重金屬憑啥不如交響樂?請像吹瓜一樣吹渣!

文/體壇周報記者林良鋒
克洛普和瓜迪奧拉在英超的區(qū)別是什么?上賽季兩人成績相當,本賽季瓜迪奧拉2個冠軍,克洛普還沒到手,但有希望。曼城第3次奪得英超,瓜迪奧拉受到廣泛的贊揚,將曼城本季加冕視為“一次對英式足球的革命”。克洛普身為紅軍主帥,尚未染指一項主流錦標,對英格蘭足球的貢獻,并不因此而稍遜同行,如果媒體為瓜迪奧拉、波切蒂諾唱贊歌,克洛普也同樣配得上同等的感恩。
重金屬就比不上哲學?
利物浦大破羅馬,最大的代價是張伯倫膝蓋韌帶撕裂,賽季報銷。張伯倫這一傷,還影響了三獅備戰(zhàn)世界杯,這倒霉的娃兒將是第三次無緣大賽。之前兩次,張伯倫確實沒資格去,無論是水平還是發(fā)揮還是狀態(tài),他都不配。眼下不同了,張伯倫在利物浦8個月出現(xiàn)了脫胎換骨的變化。位置換了。張伯倫不再抱邊,現(xiàn)在是利物浦中場三人組之一;角色變了,他不僅是中場協(xié)防的一環(huán),還是處理關鍵球的關鍵人物;價值高了,去年轉會前,市值2200萬歐元,轉會后,以每月100萬的速度增值。什么時候,張伯倫的傷停會和英格蘭的大賽前景聯(lián)系在一起?
不僅張伯倫,亨德森和米爾納也在克洛普麾下長球明顯。在埃姆雷·詹受傷后,“三英”成為利物浦的中場引擎。誰又能想到,季前尚名不見經(jīng)傳的亞歷山大-阿諾德能打上一隊?羅伯遜能壓倒莫雷諾,成為3年來英超唯一能踢歐冠的蘇格蘭球員?別忘了,拉拉納還因傷缺席了大部分賽季。這些本土球員在之前不過是“功能型”人才,但在克洛普調(diào)教之后,各司其職,迎來各自職業(yè)生涯的又一高峰。
克洛普沒有得到企及瓜、波的認同,也許是克洛普自己的錯。他的形象更像是一位職業(yè)啦啦隊隊長,在場邊蹦跶個不停,宣稱自己的風格是“重金屬”,一看就是英國下層階級的代表。這年頭,不會來點“哲學”布道,母語不是拉丁語系,檔次立刻降三分。
但足球就像人生,有人喜歡《月光奏鳴曲》,就會有人喜歡《回歸黑暗》,有人喜歡控傳,就會有人喜歡快反。克洛普的足球電閃雷鳴,以光速將皮球從后場轉移到三叉戟腳下,你必然能等來霹靂雷霆,那是讓人心跳加速血脈僨張的畫面。但要是以為這個打法簡單粗糙,那就大錯特錯了。精彩的配合是三腳傳球后進球!知道說這話的人是誰嗎?克魯伊夫。沒有扎實的功夫,訓練中反復雕琢,皮球不會自動跑動對方球門里去,“掃帚不到,灰塵不會自動跑掉”,這話又是誰說的?偉大領袖毛主席。但光有技術和苦練,就一定有重金屬的電閃雷鳴嗎?
克洛普繼承香克利遺風
雄渾的交響樂和清澈的奏鳴曲,沒人演繹,不過是寫在一張紙上的符號和指令。即使有人演繹,也因為指揮家的不同,效果大不一樣。而指揮家的優(yōu)劣,又在于通過自己的風格和認知,將樂符化為絕響的膽識。同一件作品,在不同的指揮家棒下,效果也大不一樣。敢不敢把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付諸實施,是衡量一位教練水平和境界的標尺。克洛普在薩拉赫身上看到了穆里尼奧看不到的品質(zhì),瓜迪奧拉在德布勞內(nèi)身上看到了穆里尼奧看不到的靈氣,敢于讓薩拉赫成為射手而不是單純的邊鋒,讓德布勞內(nèi)成為全隊靈魂而不只是中場的一個零件,才是這兩支球隊贏得球迷尊重甚至喜愛的原因。
絕大部分教練會強調(diào)防守出冠軍,要從基本功做起。這話沒錯。只是克洛普和瓜迪奧拉做的比這個難度更高,讓球員篤信主動進攻,奮不顧身,忘我投入,才是執(zhí)教中最難的工作。但這也是回報最豐厚的工作,不僅球隊得益,球迷開心,球員也很享受。有多少教練敢這么做?克洛普的最大標簽也許是激情,但張牙舞爪只能讓一支球隊走那么遠,沒有對打法的深刻認識,對潮流的覺悟,以及對人才的鑒別,除了張牙舞爪,貌似也沒有別的。
話說回頭,張牙舞爪也沒什么不好。每個人的性格不一,內(nèi)斂或奔放因人而異,沒有必要刻意裝扮成城府深厚,前提是你有膽量,有本事。對比香克利和克洛普,我們會找到很多相似之處,感情外露,妙語連珠,同時才氣四溢。既然香克利能得到英格蘭足壇的頂禮膜拜,克洛普為什么不行?既然寡言木訥的佩斯利也得到同樣的稱贊,秀才氣十足的瓜迪奧拉為什么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