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打造最偉大一季:5數據上升 季后賽懸念叢生

隨著NBA季后賽漸入佳境,我們不能忽視常規賽的鋪墊作用。
2017-18賽季的常規賽,可能是NBA有史以來最成功的一個賽季。收視率上升,觀眾人數創下新高,越來越多的球迷訂購了流媒體服務,商品銷售量上揚,各隊的平均市值達到了歷史最高水準。
具體說來,NBA四大體育電視網的收視率相比上賽季均有所提升:ABC的增長幅度最大,達到17%,TNT、ESPN和NBA TV也分別有13%、4%、1%,創下近五年來新高。在這其中,最難掌控的年輕群體起到了主導作用,18歲-34歲和18歲-49歲這兩個年齡段的收視率分別增長了14%和15%。NBA球迷的平均年齡為42歲,相比MLB(57)和NFL(51)要年輕得多。值得一提的是,各地電視臺的收視率在上賽季下降14%以后,今年增長了3%。
NBA球迷們不僅僅滿足于待在家里看比賽,常規賽的現場上座人數連續第四年增加了至少2210萬人,場均上座人數為17978人,有741場比賽門票售罄,創下歷史峰值。到常規賽結束時,NBA門票售出了95%。
其他體育聯盟在提供產品和服務方面都做得很好,但NBA的流媒體供應商聯盟通可以讓更多的球迷觀看到比賽,和上賽季相比,其用戶數量增長63%。此外,NBA的網上商品銷售量較上年同期增長了25%,同時福布斯提供的數據表明,NBA球隊的平均市值目前為16.5億美元,比去年增加22%。30支球隊的總收入為74億美元,比一年前增加了25%。
NBA越來越受歡迎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個是比賽耗時不長,這一點對于年輕群體尤其具有吸引力。每場NBA比賽大約持續2小時15分鐘,非常適合電視直播。相比之下,九局棒球賽的平均耗時要達到3小時5分鐘,MLB正努力修改規則來解決這一難題。NFL的耗時更長,為3小時7分鐘,一場電視直播可以插播進70條廣告。
與其他職業聯賽不同,NBA已經接受了社交媒體,鼓勵球員使用這一工具,在美國和全球范圍內和年輕球迷形成很好的互動。目前,NBA擁有2760萬的推特粉絲,比排名第二的NFL多出300萬受眾。NBA球隊還大量使用電子郵件,以活塞為例,他們經常以此告知球迷們比賽的得分、數據統計和球隊陣容變化。
1936年,男子籃球進入奧運大家庭,而自從NBA球員在1992年被允許參加奧運會組建“夢之隊”以來,這項運動迅速得到風靡。NBA一直努力扶植其全球知名度,2017年總決賽共向來自35個國家的265家媒體敞開了大門。NBA一直積極參與“籃球無國界”活動,這是一個全球性的籃球發展和推廣項目。比如說,NBA目前正在印度大力推廣籃球,希望在這個廣闊的體育市場上,不再讓板球一家獨大。
因此,除了足球之外,籃球和NBA在世界上比其他集體運動都更受歡迎。在本賽季開始時,NBA共擁有來自42個國家的108名外籍球員。賽季揭幕戰,每隊都至少有一名在美國以外出生的球員,猛龍和爵士更是各自達到了7人。在今天,很多前途似錦的年輕球員都是“非美國制造”,包括23歲的阿德托昆博(希臘)、21歲的本·西蒙斯(澳大利亞)、24歲的喬爾·恩比德(喀麥隆)和22歲的波爾津吉斯(拉脫維亞)。
世界上還有其他許多成功的籃球聯賽,包括歐洲聯賽、西班牙ACB聯賽和土耳其籃球超級聯賽,那里都是NBA球探們經常光顧的地方。下一名登陸NBA的頂級外籍球員,可能是來自斯洛文尼亞的盧卡·東契奇,這位年僅18歲的籃球天才目前效力于皇家馬德里隊,預計將在今年NBA選秀會的前五順位被挑走。此外還有NCAA,那里也已成為了全球重要的籃球人才庫。
今年是NBA自1960年以來,首次出現三支來自最大電視市場的球隊均無緣季后賽(紐約、洛杉磯、芝加哥)的局面,然而中小規模球市都在迅速壯大,擁有自己的明星球員,包括俄克拉荷馬城(韋少)、新奧爾良(安東尼·戴維斯)、休斯敦(哈登)、多倫多(德羅贊)、波士頓(歐文)。
就目前來看,季后賽的競爭無比激烈,懸念叢生。比如說鵜鶘,在“季后賽隆多”的刺激下,誰都不能肯定他們到底能走多遠,同樣的結論也適用在76人身上。而這正是NBA希望看到的,今年的季后賽,恐怕不再有預先寫好的劇本。
撰稿:王明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