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國會全票通過“圍棋振興法”

記者謝銳報道 3月30日,韓國國會通過了曹薰鉉議員發起的《圍棋振興法》制訂案。這一法案在韓國國會全票通過,即出席本會的171名國會議員,無論執政黨、在野黨,都投票支持予以通過。
出臺一部圍棋法案,在世界上絕無僅有,這一切源自于韓國圍棋基礎的雄厚以及曹薰鉉議員等人多年的努力。2016年圍棋界首次“人機大戰”第一局進行的第二天,“韓國圍棋黃帝”曹薰鉉九段加入韓國執政黨新國家黨。4月13日,韓國國會選舉如期進行,韓國執政黨新國家黨嚴重受挫,原過半席位蕩然無存,國會第一大黨的位子也讓給了在野的左派政黨民主黨,曹薰鉉成為了在野新國家黨的議員。
韓國議員均為專職,當選議員后不得再參加圍棋比賽,為此棋界對曹薰鉉的選擇頗多不解,曹薰鉉的解釋是:“韓國圍棋界的處境,需要得到國家、國會層面的大力支持,但沒有合適的人為此奔波。我即使當上國會議員,也不意味著就此離開圍棋界,我在國會為圍棋辦事,我會認真做下去。”
當選議員后,曹薰鉉擁有專門的議員辦公室,秘書等服務人員多達6個,擬出一部《圍棋振興法》。2017年2月28日舉行國會文教委聽證會;3月29日,韓國國會教育文化體育觀光委員會全體委員會通過了《圍棋振興法》制訂案;3月30日韓國國會召開第358屆本會會議,一致通過了歷經一年七個月制訂的韓國乃至世界的首個“圍棋法案”。
《圍棋振興法》的宗旨是打造韓國圍棋的發展基礎,國家和政府層面系統培育、支持圍棋并形成體系。曹薰鉉強調:“《圍棋振興法》的制訂,打造了韓國圍棋擺脫一時的萎縮、重新攀登的基礎。而且,《圍棋振興法》的制訂不僅助推韓國圍棋基礎的擴大,也會提高其質量。同時也會提高圍棋所具有的教育價值。《圍棋振興法》的制訂,會使韓國圍棋成為引領世界的一個典范。”
主要內容包括:國家和地方自治團體關于振興圍棋的責任和義務;樹立和施行振興圍棋基本計劃;支援圍棋團體,打造圍棋專用競技場;支援圍棋研究活動及國際交流,海外普及;制訂“圍棋日”;支援圍棋相關創業及技術開發。
曹薰鉉曾說過,《圍棋振興法》首先是涉及著作權的問題,即棋譜著作權。現在的實情是棋譜誰都可以拿去用,棋手的權益得不到保護。還有就是向世界普及和傳播圍棋,僅靠韓國棋院是力量有限,需要政府方面的資金支持。所以制定《圍棋特別振興法》,讓圍棋界有充足的資金去從事圍棋普及推廣活動。
圍棋振興是個大話題,但棋譜權是不是重要一環值得商榷,棋譜權如果歸于棋手,棋手的權益得到保護,但問題是,主辦方和贊助方對棋譜有無所有權?比賽由他們主辦、贊助,難道不該擁有棋譜權?何況使用棋譜的只是一些媒體,讓它們付費又能有多大收益?而且帶來的負面效應是很多比賽將不被直播。圍棋比賽遠非足球世界杯,距賣方市場還遙遠得很。
與其在棋譜權上糾纏,還不如將圍棋推廣重點放在學校上,這才是圍棋大發展的命門。聶衛平九段對此看得明白,小學里開設有琴、書、畫課程,唯獨沒有棋。2001年教育部曾下發“三棋進學校”文件,相當于發了一個“執照”。只有將圍棋置于琴、書、畫一樣的地位,從小學學起,圍棋才能大發展。相比之下,其它都是輔助手段,解決不了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