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槍爆發上海本土球員正名 盧偉變攻堅利器

記者邵化謙報道 北京與上海隊的系列賽開始前,很多媒體在預測這組對決的時候,都提到了這樣一個細節:本賽季常規賽,上海隊除了雙外援再沒有國內球員得分上雙,這是非常可怕的現象,尤其是在末節單外援的情況下,對手掐死了外援,就幾乎贏了一半。
但與北京一戰,上海的本土球員為自己正名了,尤其是老槍盧偉。
整場比賽,盧偉三分球7投5中,有19分2籃板入賬。19分追平本賽季個人單場第二高得分,5個三分也是追平賽季個人單場第二高。
這樣的爆發其實是有積淀的,眾所周知,季后賽比賽中,經驗非常重要,可能沒有經驗的球員,上場就會亂了手腳,有經驗的球員往往能鎮定自若。京滬大戰,北京隊球員的整體季后賽經驗肯定是要強過上海隊的,但上海隊也并非全是新兵蛋子,他們隊中季后賽經驗最豐富的董瀚麟,曾經和廣東隊一起出戰過83場季后賽,打過9屆季后賽。
而上海隊中季后賽經驗第二豐富的球員,就是老將盧偉,他分別跟隨遼寧(3次)、上海(3次)和青島(1次)三支球隊7次打進季后賽,3次晉級半決賽,包括2008年總決賽不敵廣東,季后賽出場次數為28場。
與北京隊比賽的上半場,盧偉沒有登場,下半場上海隊處于逆境時,主教練劉鵬想到了這門外線火炮,結果當北京隊在第三節中段拉開分差時,盧偉站了出來,連進3個三分,價值連城,幫助上海隊從落后8分直到追平比分!
盧偉的火燙手感延續到了第四節,末節開打后,他又連進2個三分,幫助上海隊取得兩位數優勢,直接打停了北京隊。
落后的北京隊使用了全場緊逼,當方碩連中兩記三分后,北京隊在比賽還剩2分鐘不到時將分差縮小至5分。關鍵時刻,又是盧偉站了出來,他在終場前1分30秒腳踩三分線出手命中,這關鍵的2分幫助上海隊穩住了局勢,也幾乎鎖定勝局。
一直以來,在上海隊的球迷圈中都有這樣一個說法,上海隊進攻火力出眾的雙外援基本每場比賽都能得到60分左右,如果有一個本土球員能站出來,得到20分,那上海隊就很難被打敗。
常規賽期間,這樣的場面出現的并不多,上海隊的本土球員也一直被人詬病,好在季后賽,上海隊的本土球員站出來了,除了盧偉,張兆旭得到8分、8個籃板、3次蓋帽,蔡亮得到10分、6個籃板。表現都很不錯。
“這場球我們準備得比較充分,前三節(比分)一直在咬著,我們(贏)在防守、籃板,常規賽兩場球我們籃板贏得少,今天我們贏了對手籃板。”上海隊主教練劉鵬賽后說,“進攻方面四人得分上雙,球員默契方面、攻守兩端都做得不錯。這場球大家都非常努力。”
上半場比賽,上海隊僅僅投中2個三分,下半場卻瘋狂投進了14個。當被問及中場是否進行了調整的時候,劉鵬表示:“當然會做調整。上半場對方限制我們比較成功,外援、投手出手機會少、命中率低。雙方都是這樣,一個投進了三個三分,一個投進了兩個三分。下半場以點帶面,大家做得還是不錯的。”
此外,平時被詬病過度依賴外援的上海隊多點開花,國內球員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大家相互之間是一種信任、團結,團結是第一位的。相互之間的信任和默契。(打了)38輪之后我們隊漸入佳境,隨著比賽的進行,越到后期越好一些。”劉鵬說。
而在老將盧偉看來,“這場球正像劉指導說的,我們準備比較充分,大家尤其在防守上非常重視,把北京隊得分限制在100以下。回去繼續努力,爭取好的結果。”
因為近些年兩隊的高峰期幾乎沒有重合,所以近17個賽季,兩隊還都沒有在季后賽中相遇過,參考樣本太少。算起來,這是上海隊和北京隊第四次在季后賽中遭遇,1997-98賽季,上海隊在1/4決賽中以1比2遭北京隊淘汰,1999-00賽季上海隊在1/4決賽中2比0戰勝北京隊,那也是上海隊歷史上首次邁過季后賽首輪,2000-01賽季,上海隊在半決賽中以3比0橫掃北京隊,連續第二年殺入總決賽。
但考慮到本賽季上海隊的主場戰績為12勝7負,說他們穩穩晉級,還為時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