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德興:生不逢時的亞錦賽 假如中國不是東道主……

體壇周報記者馬德興常州報道
1月17日,于江蘇進行的第三屆亞洲U23錦標賽小組賽全部結束,中國95年齡段U23國家隊最終1勝2負積3分,無緣晉級8強。但深思之后,事實上,這是一次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承辦的一屆本不應該承辦的賽事。若事先能夠將各方問題盡可能的考慮周全的話,中國U23隊伍或許不會那么早就結束本次亞錦賽的征程。
假如中國不申辦第三屆
2016年4月,中國足協曾公開發文,征求承辦2018年第三屆亞洲U23錦標賽的會員協會。彼時,記者曾與中國足協相關人士進行溝通,即認為中國足協承辦第三屆賽事的意義并不大。因為按照亞足聯相關規定,這項賽事每兩屆(隔四年)在大東亞區和大西亞區輪流主辦。西亞的阿曼和卡塔爾承辦了第一、第二屆賽事之后,輪到大東亞區(即東亞或東南亞的國家與地區)承辦第三、第四屆賽事。鑒于這項賽事與亞洲區的奧運會預選賽合并,逢雙數屆賽事將同時是亞洲區奧運會預選賽。如果中國申辦2020年1月進行的第四屆賽事,相信國內各方面對于這一賽事的重視程度將完全不同于本屆。
但是,由于大東亞區當時沒有會員協會 申辦,如果中國不申辦的話,亞足聯很有可能將第三、第四屆賽事都交給大西亞區的會員協會主辦。為了讓第三屆特別是第四屆事關奧運出線的這一屆賽事留在東亞,中國足協主動提出承辦。從彰顯大國風范的角度來說,中國足協為大東亞區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但正因為這樣,中國足協承辦了一屆“吃力不討好”的賽事。一是大東亞區的其他會員協會并不會感激中國足協的好。二是承辦賽事,除了門票銷售收入以外,其余的各項商務權益都歸亞足聯。而主辦方必須要承擔亞足聯代表團、中國足協代表團、參賽隊的當地交通、相關食宿、安保等各種支出。從經濟收益的角度來說,僅僅依靠這個賽事做到收支平衡,幾無可能,更多地是當地政府部門補貼。
近年來,在亞洲U19女青錦標賽、U16女少錦標賽無人承辦的情況下,中國足協也是主動承辦。但是中國女青或女少幾乎都未能夠利用好東道主的優勢,最終進入世界大賽的舞臺進行鍛煉。除了去年在南京進行的女青隊獲得第三名,重返今年在法國進行的女足U20世青賽之外,其他都是未能獲得出線權。
此番中國足協主辦第三屆U23亞錦賽,若中國隊能夠爭取到一個較好的名次,為97年齡段隊伍爭取到下屆奧運會預選賽的種子隊身份,則無論如何都是值得的。但遺憾的是,中國隊小組就遭淘汰了。
假如足協競聘提前或延后
本屆亞洲U23錦標賽是1月9日在常州正式開幕的,拋開球隊技戰術以及球員表現不說,從開賽至今,外界對于這次在家門口進行的賽事準備等諸多方面的工作頗有微詞。一個不得不說的情況是:由于中國足協內部在1月2日展開競聘,經過報名、公開演講、內部討論、展開公示等一系列流程,最終在中旬之前明確足協內部各崗位的各級主管領導。盡管內部競聘與亞錦賽本身毫無聯系,但是,這次競聘在某種程度上也影響到了此次U23亞錦賽。如果,中國足協的競聘安排在亞錦賽開始前或結束之后,或許很多情況是可以完全避免的。
單就足協本身而言,競聘工作事關中國足球未來的發展。只有先把各種內部關系理順,各類人員各就其位、各就其職,才能更好的展開工作。而且,杜兆才書記來到中國足協半年多時間,前期通過調研、考察,已對中國足球基本情況有了全面的了解。步入2018年之后,中國足協也準備“擼起袖子加油干”。
而在2018年伊始,中國足協的另一項大事就是亞錦賽。在亞錦賽開始之前有諸多工作需要準備,特別是賽事分布在四個城市進行,這些城市都是第一次承辦洲際性大賽,辦賽經驗并不足。作為最直接的承辦單位,中國足協肯定需要抽出大量的人力去指導、輔佐各個賽區完成各項準備工作。但是,由于競聘工作與亞錦賽時間沖突,在常州開幕之前,很多工作人員不得不臨時返回北京參加競聘工作。所以,這造成的一些影響也就不可避免了。
所以,同樣是參加大賽,在俄羅斯世界杯預選賽12強賽期間基本沒有出現的意外情況,結果反而在家門口的U23亞錦賽期間出現了,包括各種人員的接待特別是裁判的接待、場地的安排等等。不能說中國足協不懂得充分利用主場優勢,畢竟這么多年來,中國足協相關部門、相關人員通過多年的積累,已經通過了12強賽的檢驗。但是,因為競聘一事多少受到影響,恐怕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也正因為此,如果此番中國足協的競聘工作能夠避開本次U23亞錦賽。可安排在亞錦賽之前競聘完成,讓相關人員早一些到位,然后再全身心地投入到亞錦賽的各項準備工作之中;或者是競聘工作安排在U23亞錦賽之后,則相關一系列的突發情況、意外或許可以盡可能的避免。那么,作為中國隊本身,取得較好的成績,也能夠讓中國足球、中國足協更快更好地走上快車道。
當然,這樣的假設毫無意義,也于事無補。相關事情既然已經發生,則只能以一種更為積極的態度去面對、消化。
假如里皮親自掛帥U23國足
亞錦賽小組賽最后一場,中國U23國家隊1比2負卡塔爾隊,最終無緣小組晉級。在中國隊被淘汰之后,各方一致將炮火對準裁判。坦率地說,中卡之戰中,伊朗裁判法哈尼的判罰確實存在爭議。但是,拋開裁判在比賽中的判罰,這次在家門口進行的U23亞錦賽開幕之前,中國隊自身的備戰、人員選擇、技戰術安排等等,也值得認真小結與反思。
譬如說,此番比賽在家門口進行,中國隊選擇前往迪拜進行拉練,這樣的安排是否值得商榷?因為除了中國隊之外,其他參賽的東亞隊伍沒有一支球隊在賽前備戰中選擇前往西亞。像泰國隊和越南隊都選擇在國內準備,然后提前至少10天選擇抵達中國的上海或南京,適應天氣;馬來西亞隊則選擇前往韓國的濟州島進行賽前準備。以往喜歡前往迪拜或土耳其的韓國隊、烏茲別克隊則選擇國內備戰,日本隊也一樣。唯獨中國隊遠赴迪拜,然后再回到國內。當同組的參賽隊都已經抵達上海提前開始適應當地的天氣時,中國隊卻尚未回國。
再譬如,在人員選擇方面,現在的這支U23國家隊是否已經把國內該年齡段最好的球員全部都集中起來了?這恐怕也值得商榷。張修維由于醉駕事件無緣入選,但其所司職的前腰位置上,始終無人能夠填補。但事實上,在這一位置上曾有95年齡段U19國青隊的隊長之一、效力于杭州綠城隊的程進,但他卻始終沒有機會入選。晏紫豪因為傷缺一直缺席集訓,但U19國青隊隊長、曾跳級入選93年齡段國奧隊并參加過上屆U23亞錦賽的陳哲超在傷愈之后,也未能再獲得入選機會。
最令人費解的是,張玉寧已經半年多未能參加過一場正式比賽,在第二場比賽結束之后,身為主教練的馬達洛尼在賽后新聞發布會上也稱:張玉寧尚不具備打滿90分鐘的條件。隊內人士也明確指出,張玉寧只有在19日的1/4決賽中才能完全康復。但最終卻在關鍵性的中卡之戰中首發出戰。實戰中,張玉寧在比賽進行到20多分鐘后就再一次拉傷,主要還是因為之前的訓練不系統,特別是在迪拜受傷之后的力量訓練并未按計劃實施。
至于其他技戰術方面的問題,最后兩場小組賽中所暴露出來的情況也顯而易見。若指揮這次比賽的是里皮本人,會是一種怎樣的情況?當然,這樣的假設同樣于事無補。只是,中國U23國足折戟小組賽,不能因為裁判問題而掩蓋隊伍存在著的問題。畢竟,這支隊伍還將繼續存著下去。
誰也不希望中國U23國足在家門口進行的比賽中如此早就結束自己的使命,但現實卻是如此之殘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