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四年“復愁之戰” U23國足對陣卡塔爾要復仇!

本文來源于思遠嘚吧嘚
當韋世豪補時階段長途奔襲,遠射擊中門柱,數萬中國球迷只能哀嘆時運不佳。如果運氣稍微眷顧我們一點,我們就可以勝利大逃亡。只是哪有那么多如果呢?0比1,這也意味著下一場比賽,我們要迎來和卡塔爾的決戰!
中國隊缺少組織型球員
控球63%比37%,射門11比7,射正3比2,傳球515比284,傳中32比4......無論從哪一項數據看,這都是中國隊占據優勢的一場比賽。那中國隊為什么輸?我覺得輸在了中場。
也許只看數據,沒看比賽的朋友會覺得奇怪,中國隊各項數據不都占優么,怎么會輸在中場呢?但是看了比賽的朋友,也許都能感覺到,中國隊的中場缺少變化。
烏茲別克的踢法跟中國隊很像,注重身體對抗和逼搶,進攻主要從邊路發起。因此在某種程度上,這場遭遇戰是一場限制與反限制的比賽。在對方的重點關照下,上一場中國隊發揮出彩的左路,上半場完全沒有發揮出來,反而還成為對方重點打擊對象。當對方一次又一次從中國隊的左路發起進攻時,中國隊左后衛李帥只能疲于奔命去應付。上半場幾乎對方所有有威脅的攻勢,都是從這一側發起的。除了左邊路快被打穿了以外,中國隊正面防守也好不了多少。單后腰的何超根本就站不住位置,所以有一段時間,中國隊的中場失控了。
到了下半場,中國隊變陣之后,由于對手體能下降的比較明顯,場面上逐漸處于壓倒性的優勢。也許有人覺得唐詩上來以后發揮的并不好,但我不這么認為。因為他上以后,我們在右路有了變化,他拿球往中路走,讓邊后衛上來套邊的踢法讓對方后衛非常難受。右邊打活了以后,左邊也飛起來了,兩個邊不停的傳中,至少有了聲勢。但是效果呢?有威脅的攻勢并不多。為什么會這樣?因為我們在中路缺少有創造力的球員。
韋世豪被對方重點盯防
無論是打滿全場的何超、李曉明還是只踢了半場的姚均晟,他們都沒有做好在中場組織、向前傳遞的工作。原本在這支球隊中,真正負責串聯和向前傳遞工作的核心是張修維。只可惜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張修維無法出戰本屆U23亞洲杯。而在這支球隊中,至少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找到張修維的“替身”,所以球隊的中場問題遠比鋒線更為棘手。如果在接下來的比賽中,里皮團隊不能盡快對中場做出調整,那么這支球隊也許在下一場,就會結束歷史使命。
戰卡塔爾,韋世豪們最后的機會
在中國隊比賽結束之后,卡塔爾隊在同一片場地戰勝了阿曼。縱觀卡塔爾和阿曼比賽的過程,單就下半場而言,基本上是中國隊和烏茲別克的翻版。只不過阿曼人創造出的機會,比中國隊更少。兩輪過后,卡塔爾積6分小組第一,中國隊和烏茲別克積3分,中國隊以進勝球優勢暫時排在小組第二,阿曼0分墊底。所以現在的形勢也很清晰了,中國隊必須在小組賽最后一輪,戰勝卡塔爾才能確保小組出線。可是想贏卡塔爾又談何容易呢?
4年前的亞青賽8強戰,我們的95國青只要戰勝卡塔爾隊,即可晉級世青賽。然而機會盡在眼前,中國隊最終卻倒在了對手面前。回顧那場比賽,可能很多人仍然對韋世豪被罰下后淚流滿面的畫面記憶猶新。而那場比賽的首發球員中,周煜辰、高準翼、韋世豪、唐詩就在目前的U23國家隊。當年韋世豪的眼淚是痛苦的,而淘汰了95國青的卡塔爾最終登頂。4年來大家都在成長,當參加了14年亞青賽班底組建的U23國家隊和卡塔爾同組時,這就是韋世豪們最好的復仇機會。
過去數年,其實卡塔爾足球長期是中國足球的苦主。黑色三分鐘、金州不相信眼淚,哪怕就是我們唯一一次出線,在多哈也只是憑借著李瑋峰最后時刻的進球勝利大逃亡。南非世界杯預選賽,我們也是在天津輸給卡塔爾后被淘汰出局;11年亞洲杯以及佩蘭帶隊40強賽客場打卡塔爾,我們都被對方打的毫無還手之力。而在青少年層面,最近幾年卡塔爾足球發展迅速,我們同樣不是他們的對手。上屆U23亞洲杯首戰,我們在領先的情況下,最后半小時突然崩盤被對手連進3球。
不過此一時彼一時,自打40強賽最后國家隊從西安刷卡突圍后,至少這兩年,我們的國家隊已經不怕卡塔爾了。12強賽,里皮接手后首戰打卡塔爾,雖然沒贏,但單就過程而言,完全是吊打對手;最后一輪客戰多哈,雖然我們沒有創造奇跡,但至少也以勝利為12強賽畫上了一個句號。
當國足的老大哥們,連續兩次在小組賽末輪刷卡成功,理應給我們的年輕人一些激勵。再戰卡塔爾,這是決定中國隊能否出線的關鍵戰,韋世豪們能把過去的眼淚用一場勝利還給對手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