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上加奶!打半天歇半天 3因素助費德勒成“常青樹”

記者張奔斗報道
這個標題,是不是讓那些在心里大喊著“不要奶!”的奶粉們顫抖了?呵呵,看了美國《體育畫報》專欄作家約翰·維特姆對2018賽季的預測,才讓你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害怕!
維特姆對新賽季列出了一組趣味單項選擇題,在2018賽季年終第一的選項中,給出了五個備選答案:一個重獲統治力的德約科維奇、一個長生不老的費德勒、蟬聯年終第一的納達爾、終于學會怎么打五盤三勝制比賽的茲維列夫、其他人。
在維特姆公布的答案中,他的選擇是:羅杰·費德勒。不僅如此,在另一道專門有關費德勒的選擇題中,他對費德勒2018命運的選擇是:“繼續2017的絕佳狀態,同時從大面積侵襲多位頂尖球員的傷病中受益,重返世界第一。”
“奶”一遍還不夠,這是“奶上加奶”啊!不僅把澳網給“奶”了,還把2018賽季整個也給“奶”了。
也難怪,新賽季開始以來,男子網壇重大新聞的畫風基本都是這樣的——錦織圭傷退澳網!穆雷傷退澳網!納達爾連續退賽!德約連續退賽!德約要在本周參加完兩項表演賽后再決定能否參加澳網,瓦林卡也已來到澳網但不確定能否參賽……
而費德勒呢?滿面春風,歡聲笑語,在霍普曼杯一路奉獻hotshot與表情包,與本西奇攜手為瑞士隊奪冠。雖然聽上去有違時間女神確立的無情規則,但36歲的他,看上去幾乎就像是頂尖球星中唯一未受傷病困擾的人。霍普曼杯他連勝的四場單打中,對手包括兩位世界前八球星茲維列夫與索克,另兩人卡恰諾夫與杉田佑一同樣實力不俗。
費德勒也就是在決賽面對茲維列夫時以搶七方式丟掉了一盤,但他“報復”的方式是6比0和6比2逆轉,令沮喪的德國人在頒獎儀式上半開玩笑地說出:“我們也很想贏啊,你讓我們這些年輕人看上去很糟。”
遙想半年前穆雷和德約先后提前終結2017賽季時,人們曾預言,采用費納式的休賽療法,一定也能在新賽季取得費納式的成功。如今,德穆都未能從傷病中徹底走出,納達爾也仍受膝傷困擾,人們不禁要問:為什么適用于費德勒的神奇定律?其他人卻無法受用?
“因為費德勒永遠都只有一個”——這種情緒式的贊美聽上去固然美妙,卻缺乏理性分析。此次在霍普曼杯,費德勒其實自揭了謎底:“在我職業生涯的這個階段,質量遠比數量重要。我現在就像是一個兼職球員,打半天,歇半天。”
再聯想到拉奧尼奇上周在布里斯班揭示的一個規律,“那些在上一個賽季打了很多場比賽的人,超過65場甚至70場的球員,接下來一年通常會遇到麻煩。”從這個意義來說,德約是在為5年狂斂11個大滿貫的黃金期還身體上的債,穆雷也是在為2016年的巨大成功與付出還債,而納達爾本賽季初的傷病,看上去也是在為登頂年終第一的上賽季還債么?
從這個角度來說,費德勒的球迷必須感激費德勒去年只參加了12項賽事的精簡賽程,更要感激他只參加12項賽事就拿到包括兩個大滿貫在內七個冠軍的高效率,尤其要感激他沒有在賽季末沖擊年終第一的可能性中迷失自我臨時增加參賽數量——事實上,冷靜的費德勒從未動過這樣的念頭。他明白,與2017賽季已經贏得的兩個大滿貫正餐相比,年終第一是沒必要追求的餐后甜點;但當重返第一的機會成熟時,它自然會到來,比如說這個2018賽季。
除參賽數量之外,另一個重要的因素,是費德勒改變了訓練的方式。“我不再需要用每天長達四個小時的訓練或是連續訓練十天來證明自己,長時間的高強度訓練會損傷身體。”如今,費德勒的訓練時間不長,但目的性更強;在ATP倫敦總決賽上與費德勒訓練兩次之后,吳易昺也說費德勒的訓練風格是揮灑自如的“freestyle”。
當然,費德勒職業壽命的長青,也得益于他愈加節能環保的打法演進。擊敗茲維列夫之后費德勒坦白:“我不能永遠留在底線之后五米和他們多拍拉鋸——我當然可以,但很多人比我更出色;而我越是逼近對手時,就越是致命。”正是與茲維列夫的這場比賽中,費德勒不僅表演了網前截擊的手感,小球也放得對手沒了脾氣,其中更包括幾枚那種被球迷夸為“高達三層樓的貼網短球”。
費德勒存在的意義,早已超出了費德勒本身。對于其他球員來說,他的存在是榜樣與啟示——他不僅證明了在36歲的年齡繼續沖擊大滿貫桂冠是完全可能的,而且,在這個傷退不斷的2018賽季初,費德勒存在的意義,更在于他證明了在這樣一個年齡,在經歷了較為嚴重的傷病與手術之后,繼續贏得大滿貫冠軍的可能性。對于穆雷、德約以及錦織圭們來說,這都應不啻為莫大的激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