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威退賽組委會可能不高興 但對女網或許不是壞事

體壇+特約記者弈桑報道
小威廉姆斯缺席,對于澳網究竟有哪些影響?
去年年底,澳網主席克雷格?蒂利談到小威的參賽前景時說道,“她已經申請了簽證,她已經恢復了訓練,她應該會來的。”言語之中不難看出,澳網對于小威的渴望有多么強烈。去年的四大滿貫,除了澳網之外,另外三個都讓人大跌眼鏡,尤其是法網和美網,最終都是非種子奪冠,創造了很多年沒有的超級大冷門。
這樣的結果,對于球迷而言,可能會感到新鮮和刺激,但對于賽事組織者來說,卻因為大牌明星的缺失,而損失了關注度和流量,這顯然是他們不愿意看到的。現在的問題是,像曾經小威、莎娃和阿扎倫卡那樣,總能集體走到賽事的、最后階段的巔峰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如今這些排名靠前的選手,都無法保持足夠的穩定,正是因為這樣的不可預知性,才讓賽事的組織者們感到恐懼。
而對今年的澳網來說,小威的存在還有另外一層意義,或者說是噱頭,那就是她有望在本屆澳網追平考特的24冠紀錄,并列成為史上大滿貫數量最多的選手。再加上考特本身是澳大利亞人,如果小威能去沖擊這一成就,無疑將成為本屆澳網的一大看點。作為澳網主席,蒂利當然知道這些,所以他比任何人都希望小威可以來參賽。
不過,對于WTA來說,小威缺席倒不見得一定是件壞事。小威固然偉大,但她畢竟已經36歲,能夠留在巡回賽的時間屈指可數,指望她永遠充當門面的想法恐怕不太現實。無論是為了WTA,還是網球運動本身的健康持續發展,都需要輸送新鮮血液和培養下一代天后。否則當小威們逐漸淡出頂尖,甚至退役之后,誰來做那個當家花旦和流量擔當?
所以,WTA急需要趁著小威不在,能讓一個或者多個接班人式的人物迅速脫穎而出,而不至于在未來幾年,小威真的突然宣布離開時,呈現出青黃不接的悲慘局面。2017賽季那樣的亂世,可以作為過渡存在一年,甚至兩年,但長時間下去必定對這項運動的發展造成傷害。
只是這一次,能不能有人不負眾望趁勢而上,讓WTA心甘情愿把她當做重點培養對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