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核心目的是限外援重新人 只為中國足球的芳華

馮小剛的電影《芳華》正在各大影院熱映,中國足協的新政顯得頗為應景。如此一片苦心,不正是為了年輕球員的芳華,為了中國足球的芳華?
當然,對于新政,外界褒貶不一。贊同者認為,中國足球是到了必須重視本土年輕球員的時候,國家隊都多少年“鋒無力、腰不硬”了?反對者認為,如此一刀切,不僅將影響聯賽質量,而且是“拔苗助長”。
升級版的U23新政,其核心目的是限外援重新人。從這個意義上說,我認為相比于以往的“無為而治”,足協的一系列政策還是值得為其鼓掌叫好的。相鄰的日韓兩強,在如何使用年輕人的問題上,早就有了細化的條款,各俱樂部也基本上是以本土球員為主力框架。如果僅僅只是靠砸錢大肆引進天價外援、相互間搞“軍備競賽”,哪怕拿了亞冠冠軍又如何?只不過一時的虛假繁榮而已。每每到世界杯戰場,夢醒之后,還是一地雞毛。
但目前的新政,看似相比之前更加嚴厲,其實還是有不少漏洞。在國內優秀年輕球員匱乏、實力相差較大的情況下,甚至會逼著各俱樂部去鉆漏洞。比如,新政并沒有規定U23球員的上場時間,因此哪怕他們只踢幾分鐘,也并不違規。可以想象,明年的中超賽場很可能會出現比賽尾聲階段集中換人的現象,讓U23球員換下外援走走過場。
因此,培養年輕人、鼓勵多用本土球員,這樣的措施應當舉雙手贊成,難點在于如何真正讓俱樂部不打折扣地執行。當然,這需要一個過程。等到不用再為U23絞盡腦汁、撓破頭皮的那一天,才是中國足球展露芳華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