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羽男單賽季2冠陷最低谷 還得靠林丹諶龍撐門面

體壇+特約記者雨人報道
2017年世界羽聯總決賽落下大幕,在男單比拼中,阿塞爾森逆轉擊敗李宗偉奪冠,而孤軍奮戰的石宇奇完敗丹麥一哥止步四強。窺一斑見全豹,國羽男單在全年12站超級賽的戰績同樣慘淡,除了老將支撐,新人的成長速度比較緩慢,更暴露這支隊伍青黃不接的現狀。
國羽男單今年僅贏得兩個超級賽冠軍,分別是林丹和諶龍在馬來西亞和中國站問鼎,另外,諶龍還收獲澳大利亞和香港站亞軍,石宇奇在全英賽屈居亞軍,也就是說,整個賽季國羽男單僅拿2冠3亞。
相比斯里坎斯和阿塞爾森的表現,國羽男單無疑處在下風,最重要的是未涌現一位兩冠王,仍是林丹和諶龍有奪冠實力,石宇奇確實是表現最出彩的新人,可能力上與高手之間仍有一層還未捅破的窗戶紙。
如果我們看歷史這面鏡子,會清晰地發現國羽男單戰隊是危機四伏,未來形勢不容樂觀。2007年羽聯設立超級賽,林丹包攬5冠、陳金和鮑春來各1冠,在12站超級賽上3位男單高手拿7冠。
2008和2009年在12站超級賽上奪4冠和6冠,而2010年拿3冠,到了2011年更是成大贏家,拿到包括總決賽在內的8冠,其中超級丹和諶龍贏得4冠和3冠,陳金在新加坡站折桂。2012至2016年,國羽男單分別贏得4冠、4冠、3冠、6冠和3冠,最差成績也是帶走3冠。
國羽男單在2017年僅取2冠,也是征戰超級賽的歷史最差戰績,而跌落谷底的原因再簡單不過,那就是患上“林諶依賴癥”。要知道從2010到2016年,國羽男單的33個冠軍有28冠來自林丹和諶龍,陳金貢獻2冠,王睜茗、石宇奇和喬斌各1冠,其中21歲的石宇奇和25歲喬斌去年見金,但今年均陷入冠軍荒。
當新人遲遲不能搶班奪權,國羽在超級賽還得依賴林丹和諶龍,問題是,林丹難以抵擋歲月侵襲,今年除了大馬站奪冠再未打進決賽,全英賽止步四強、印尼和林丹站一輪游、韓國和香港站止步八強。而諶龍盡管憑借在賽季收官階段的狀態回升,最終交出1冠2亞的成績單,可無法改變他整個賽季狀態搖擺不定的弊病。
告別2017、再見2018,展望明年超級賽征途,不排除林丹煥發青春活力,諶龍重回巔峰的幾率也比較大,但如果只能將寶壓在林丹和諶龍身上,就意味著交出不及格成績單的可能性更大,唯有以石宇奇為首的新人能盡快迎頭趕上,能與斯里坎斯和阿塞爾森相抗衡,國羽男單才能在超級賽上迎來豐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