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足壇青少年“亂套”了 中國青少年差距被拉大

中國2002年齡段U15國少隊昨天以0比1不敵韓國隊,未能拿到明年亞少賽決賽階段比賽的入場券。連續兩屆不出線,恐怕并不是一個巧合,記得差不多半個月之前,我曾寫過一篇文章——《中國與亞洲青少年足球的差距在拉大》,那是在觀看9月初于武漢進行的U14國際青少年足球邀請賽之后的有感而發。如果真正了解亞洲青少年足球的現狀,再結合中國青少年足球的現實,面對U15國少隊這樣的結果,多少能夠坦然一些。因為當我們在逐步向前推進之時,我們在亞洲的對手、我們身邊的對手并不是在坐以待斃、止步不前,而是以比我們更快的速度在向前邁進。于是,顯現出來的不是我們縮短了與對手的差距,反而是差距在不斷加大!
中國與亞洲青少年足球的差距在拉大!
——武漢U14國際青少年賽有感
在這個過程中,最為重要的是,我們需要面對這樣一個現實,即整個亞洲青少年足壇早已經不是我們過去印象中的情況了,至少從本屆預選賽的情況來看,可以概括為一個“亂”字!就像N多人感慨的那樣,“怎么連阿富汗隊都能夠參加決賽階段比賽了?而我們中國隊居然被排除在亞洲16強之外?”可現實就是如此,阿富汗隊歷史上第一次取得了參加亞洲大賽的資格。
傳統勁旅紛紛折戟
約旦隊淘汰烏茲別克隊、沙特隊以小組第一晉級
說亞洲青少年足壇“亂套”了,只要看一下目前已經出線的16支球隊,就很容易理解這一點。烏茲別克隊是中亞傳統的強隊,其青少年足球發展也是公認這些年來比較好的,但在這次預選賽中,居然沒有出線!而沙特隊則一直是西亞地區的老大,其青少年足球發展也頗有建樹,但此番同樣無緣晉級。讓人無法想象的是,烏茲別克隊和沙特隊都是被約旦隊所淘汰的!約旦隊獲得了小組第一名,在預選賽小組賽中擊敗了沙特隊、戰平了烏茲別克隊。而約旦隊上一次參加亞少賽決賽階段比賽則是在2010年,也就是連續三屆無緣決賽圈之后,重新殺回了決賽圈。
約旦隊在與烏茲別克隊的比賽中
和約旦隊一樣,上一次出現在亞少賽決賽階段比賽中為2010年的塔吉克隊,此番以預選賽小組第一的身份晉級,在預選賽中先后擊敗了阿曼隊和敘利亞隊。敘利亞的國家隊正在參加世界杯預選賽的附加賽,但國少隊卻被塔吉克隊與阿曼隊橫掃。
也門隊(紅色上衣)6比1狂勝卡塔爾隊(白色上衣)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卡塔爾隊。眾所周知,卡塔爾足協自2003年建立起“Aspire Academy(精英學院)”以來,已經開始出人才、出成績,在2014年的緬甸亞青賽上,卡塔爾95年齡段國青隊獲得了冠軍。而且,最近幾年來,精英學院里的小球員表現也相當出色。但是,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卡塔爾隊在預選賽首場比賽中以1比6被也門隊橫掃!而在隨后的最后一場比賽中,孟加拉隊居然以2比0戰勝了卡塔爾隊。說也門與孟加拉兩國的青訓工作做得好,恐怕無人相信,但很多時候,現實就是這么殘酷,尤其是青少年比賽發揮起伏很大。
孟加拉(綠色上衣)隊2比0擊敗卡塔爾隊
印度的足球在很多人看來是不值得一提,因為板球才是印度的國球。但在本屆預選賽小組賽中,印度隊戰平了伊拉克隊,恰恰是從小組第一的伊拉克隊身上拿到了這1分,所以印度隊才在各個小組第二名的排位中排名首位。不要忘了,伊拉克隊是上一屆亞少賽的冠軍。
印度隊(白上衣)逼平了上屆冠軍伊拉克隊(綠色球衣)
而在東南亞,泰國隊向來被認為是排名第一的“老大”,在今年東南亞U15錦標賽上,泰國隊也如愿獲得了冠軍。但在預選賽中,印尼隊以1比0戰而勝之,以小組第一名的身份重新回到了亞少賽決賽圈。泰國隊則以小組第二名的身份晉級。目前,東南亞球隊中已經有印尼、泰國、越南、馬來西亞四隊拿到了決賽階段入場券,雖然馬來西亞隊是東道主,但即便不是東道主,也同樣躋身六個成績最好的第二名隊伍而可以參加決賽階段比賽。如果加上澳大利亞隊,明年亞少賽決賽階段比賽將是第一次出現有5支東南亞地區的隊伍參賽的歷史最多情況。
印尼隊1比0擊敗了東南亞“老大”泰國隊
背后則是越發重視
難掩失望
或許,有很多人會以“年齡”來說事,但這樣的推測毫無意義。根據亞足聯規定,參加今年預選賽的各支隊伍都要進行骨齡抽查,每隊最少三名球員,而且隨機抽。一旦被發現有球員超齡,則有更多球員將接受進一步檢查。而且,亞足聯每個賽區都派出專門的醫務官員,所有球員全部都是接受的核磁共振。就像國少隊此番在緬甸,有4名球員被抽查接受核磁共振、以核實年齡問題。迄今為止,亞足聯尚未發現有超齡球員,因此,單純以年齡大小來判斷比賽結果是否正常,恐怕有所不妥。
實際上,在“亂”字的背后,是各國和地區對青少年足球的日趨重視,早選材、早組隊,提前展開“三集中”、實施精英訓練,已經是各國和地區普遍所采用的方式。譬如,就以此次國少隊到緬甸參賽為例,作為國少隊的對手,緬甸隊其實在12歲時就已經展開“三集中”。就在緬甸承辦此次預選賽的體育場對面,緬甸足協就坐落在那里,而足協辦公樓旁邊,就專門建起了“緬甸國家足球學院”。記者曾專門走訪了這個學院,目前緬甸足協已經組建了U12精英隊,總共有30名小球員,而且小球員們吃、住、學習等全部都在這個學院里。
面對韓國的圍搶
當國內還在爭論著“三集中”是否適合青少年足球發展時,亞洲各國和地區幾乎全部都采用這樣的方式。前不久在武漢進行的第一屆武漢杯U14即2003年齡段國際邀請賽期間,記者也曾采訪過來華參賽的泰國隊、馬來西亞隊、阿聯酋等客隊,他們也全部都是“三集中”,而且也都有自己的“國家足球學院”。而且,在學院里,各自足協都為小球員們提供最好的條件,無論生活、學習,還是教練等其他各個方面。在學院里,除了基礎文化課之外,更重要的還有足球課,包括生理、營養、醫學等等涵蓋各個方面,而不是僅僅只有訓練。
換而言之,對于精英球員的培養,我們依然還沒有走上正軌,或者說依然還在摸索之中。或許,這就是我們的青少年足球競爭力越來越弱的根本原因。當我們言罷必稱“青訓”時,試問,究竟什么才是“青訓”?還是先請把這個問題回答正確了、考慮清楚了。
附16支獲得亞少賽決賽階段參賽權的球隊
馬來西亞隊(東道主)
約旦隊(A組)
塔吉克隊(B組)
伊朗隊(C組)
伊拉克隊(D組)
也門隊(E組)
朝鮮隊(F組)
印度尼西亞隊(G組)
韓國隊(H組)
澳大利亞隊(I組)
日本隊(J組)
印度隊
阿曼隊
泰國隊
越南隊
阿富汗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