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特爾與法拉利皆無退路 兩次逆轉經歷成最后優(yōu)勢

體壇+特約記者茅為安報道
新加坡一號彎前那災難性的一撞,讓維特爾贏得2017年F1世界冠軍的希望,突然變得前所未有的暗淡。落后漢密爾頓28分,還剩六場比賽,盡管德國人曾兩次實現過驚天逆轉,但歷史數據并不站在他的一邊。
新加坡大獎賽起步后所發(fā)生的事故,無疑是本賽季世界冠軍之爭至今最大的轉折點。如果沒有與萊科寧相撞,桿位起步的維特爾可能一路領跑贏下比賽,并且搶回積分榜領跑位置。但結果是,德國人的比賽只進行了不到1000米就戛然而止,而且在離開新加坡時被爭冠對手甩開比較大的差距。還不能斷言這次事故是否將成為年度冠軍的決定性時刻,但確定的是,現在維特爾已經不像賽季初那樣是奪冠熱門。
漢密爾頓狀態(tài)正熱
最后六場比賽最多可以得到150分。簡單說來,維特爾至少需要五次獲勝,同時在另一場比賽里拿到第二,才能保證自己還有一線希望。如果漢密爾頓五次名列第二,在另一場比賽中勝出,倆人將積分持平。不過,德國人將因為多一場勝利而笑到最后。
然而,本賽季只有六場比賽,維特爾的完賽排名高于漢密爾頓。雖然他在前三分之二個賽季里始終積分處于領先,但最多只擁有過25分的優(yōu)勢,而且只在摩納哥大獎賽結束后。事實上倆人同時以前二名完賽,只在前五場比賽里發(fā)生,而之后的九場比賽里,倆人只在比利時一起進入前二。
對維特爾不利的是自摩納哥之后,他在過去八場比賽里只贏了一次。反觀漢密爾頓在過去五場比賽里火力全開,四次勝出后共拿到112分,狀態(tài)火熱。
當然,厄運可能降臨在英國人頭上。如果本周末他在雪邦像去年一樣遭遇引擎故障,或者卷入事故退賽,那么維特爾只要獲勝,就能在瞬間幾乎回到同一起跑線。但是,“運氣守恒定律”并不總在F1發(fā)生,反過來維特爾也可能進一步被霉運牽絆。
20%的成功率
F1的漫長歷史并不站在德國人一邊。過去30個賽季,只有區(qū)區(qū)6次,在最后六場比賽前高坐積分榜頭名寶座的車手沒有摘下年度桂冠,分別是1997年雅克?維倫紐夫擊敗舒馬赫、1999年哈基寧戰(zhàn)勝埃爾文、2007年萊庫寧一分險勝、2010年維特爾在五人爭冠中脫穎而出、2012年維特爾逆轉阿隆索和2014年漢密爾頓力壓羅斯伯格。逆轉的成功率,只有20%。
相比舊的積分制度,最近三次出現積分領先進入最后六場比賽的車手錯失年度冠軍的局面,都是在2010年改用分站勝利25分制以后。
2014年,漢密爾頓趁著羅斯伯格在新加坡遭遇機械故障反超了積分,隨后在俄羅斯和美國乘勝追擊,最終逆轉成功。但抵達新加坡時,英國人也只落后前隊友22分。
至于維特爾親自導演的那兩次:2012年,他與阿隆索的分差達到29分,但當時紅牛的整體競爭力遠遠高于法拉利,幫助他以四連勝強勢扭轉局面;2010年,他落后積分榜第一名的漢密爾頓多達31分、相差排名第二名的隊友韋伯28分,但比后來以領頭羊身份進入收官戰(zhàn)卻最終屈居年度第二的阿隆索多10分。
壓力丟給法拉利
這或許是可以讓德國人受到鼓舞的,因為至少他知道如何面對這般壓力,而且擁有成功扭轉乾坤的經驗。但現在更大的問題在于,法拉利賽車的競爭力是否能在關鍵時刻與梅賽德斯抗衡?
就馬來西亞、日本、美國、墨西哥、巴西和阿布扎比的賽道結構來看,并沒有像摩納哥、匈牙利和新加坡那樣特別適合躍馬的。如果SF70H賽車速度上不能與W08相抗衡,即使維特爾不言放棄,也只能望塵莫及。
身為四屆世界冠軍得主,維特爾用親身經歷說明,他就是可以在逆境中化不可能為可能的斗士。如果德國人能繼續(xù)咬住漢密爾頓,把決戰(zhàn)拖入阿布扎比的收官戰(zhàn),對于最廣大的F1觀眾和今年的錦標賽來說,那將是最激動人心的局面。而這也意味著,從現在起,維特爾和法拉利承受不起任何的閃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