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壇興奮劑丑聞少? 外媒稱皆因檢測力度小處罰輕

體壇+通訊員明誠報道
長期以來網球一直被視為體壇中較為“干凈”的項目,ATP主席科爾莫德曾在2015年表示,“人們看到網球是一項干凈的運動。我們擁有一群偉大的運動員,網球這項運動正處于歷史最佳階段?!?/p>
若要回顧網球屆較為重大的藥檢丑聞,除了加斯奎特因在夜店親吻陌生女子而“染毒”外,就是莎娃因米曲肼導致的藥檢不合格事件了。據莎娃解釋,她的家族有遺傳的高血糖等病癥,因此需要服用該藥物用于治療。盡管如此,俄羅斯人還是被處以了禁賽。不過如今她已重返賽場,并在剛剛結束的美網中有著不錯的發揮。
我們是否可以斷言網球是一項較為“干凈”的運動呢?英國媒體《衛報》近期對這一話題再度進行探討,文章指出,網球界之所以鮮少爆出興奮劑丑聞,其實另有原因。
據報道,在世界反興奮劑組織(WADA)所監管的運動中,網球項目一直選擇級別最低的檢測所。即使在現在,80%的檢測都來自于賽內檢測,這與游泳、田徑等擁有諸多賽外檢測的項目有著天壤之別。
而且,當網球選手被查出藥檢不合格后,處罰并不嚴重,往往只是損失一些錢財。據統計,藥檢呈陽性的網球運動員中,只有40%會遭到禁賽,而這一比例只是其他夏季奧運會項目的三分之一。
相關專家認為,網球管理機構存在著不作為的情況,檢測興奮劑的方法也存在問題,比如對于促紅細胞生成素(EPO)和人工合成的睪酮衍生物這兩種典型的興奮劑,他們并沒有進行嚴格的監管。
2016年,ESPN曾做過一項調查,有不少業余及現役的男子網球選手都看衰網球屆的反興奮劑計劃,他們認為這一計劃就像“米老鼠”一樣幼稚,不過是為了滿足一些官員的政績需求。雖然國際網聯(ITF)強調他們每年會分別花費120萬與160萬美元去檢測促紅細胞生成素(EPO)和生長激素(HGH)的樣本,在整體禁藥檢測上的花費也達到400萬美元;但不要忘了,光是美網的總獎金額度就超過5000萬美元,今年每位冠軍選手的獎金有370萬美元。網球運動“干凈”的外表下帶來的經濟利益不言而喻。
文章的最后提到,莎拉波娃遭到禁賽,讓球迷對“網球是一項干凈運動”的認知發生動搖,但管理者卻依然在用“難以置信”、“前所未有”這樣的字眼來向外界傳達這不過是個個例的觀念。他們還能“自欺欺人”多久?沒有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