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吳易昺看浙江體育 “面子”“里子”都有可叫板山東

體壇+特約記者丹寧述評
在剛剛結束的美網青少年比賽中,18歲的浙江小伙子吳易昺創造了中國網球乃至中國體育的歷史:連續拿下美網青少年組男雙和男單賽事,成為了美網青少年賽會歷史上第三位雙冠王,也為天津全運會上眾人熱議的“浙江體育”話題又添了一把柴。
先說全運會的競爭,都知道浙江代表團實力強勁,但是最終能夠拿到53金多少出乎人的意料,這個成績已經讓浙江從一直以來所處的第二集團中脫穎而出,對山東構成了嚴重的實質性威脅。
誰都知道游泳是浙江奪金的大殺器,游泳大項28個個人項目,浙江拿下14冠,浙江代表團最終拿下53金,游泳隊居功至偉。浙江隊現在是中國游泳一面大旗,除了訓練水準高之外,90代人才井噴讓浙江游泳嘗到甜頭。現在浙江隊每次參加全國大賽的選手都是最多,在里約征戰的中國游泳隊中,浙江籍選手有14人,是所有省、直轄市中最多的。
上屆全運會僅列田徑獎牌榜第11位的浙江隊,這次成為最大贏家,謝震業貢獻九成功勞。他不僅幫助浙江隊贏得田徑的獎牌,更是全國媒體的關注度——謝震業100米、200米的成績都非常有國際競爭力。再看羽毛球的鄭思維陳雨菲,注定也將是未來中國羽毛球征戰世界大賽的中堅力量……
吳易昺連續奪得美網青少年組男雙和男單的冠軍,很明顯,吳易昺在同年齡組的競爭力優勢是非常明顯的。吳易昺不一定要達到錦織圭的成就,未來能夠能夠進入ATP前50甚至前100就是個巨大成就。
在全運會的大舞臺上,大家都知道并且認可山東體育的底氣和實力。然而,如今的浙江體育,可謂“面子”和“里子”都有。如果要比金牌?以小得多的人口基數(山東9800萬,浙江5500萬),規模小得多的專業隊伍,相對較小的財政投入,獲得如此可觀的收益(53金比58金),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浙江都是成功的。
和一直以來的不溫不火相比,浙江體育突然火起來的原因是什么?
從身體條件的角度來解釋肯定是行不通,浙江人不可能在短短十幾年中實現基因突變,那么一定是體制和政策方面的變革讓浙江體育產生了這樣的變化。
先說游泳,除了名聲遐邇的陳經綸體校,杭州還有兩大業余游泳訓練基地:杭州游泳健身中心和大關游泳健身中心。每年,3000多個有潛質的孩子通過“海選”的方式進入專業培訓的視野,經過篩選最終能進入體校游泳隊的,只有600多個。名師指點、“以賽促練”讓浙江游泳的人才基礎越來越厚,加上浙江游泳隊三分之二的隊員都有過海外特訓的經歷。
人才基數多,出頂級運動員的概率自然而然會增加,不敢說下一個孫楊還會來自浙江,但可以說,浙江游泳整體之強悍,在可以預期的將來估計會一直延續下去了。
再說吳易昺來說,看上他并且愿意出重金招徠他的省隊不在少數,但浙江隊對他充分重視、理解。“孫楊一個人就可以拿8枚金牌,浙江不需要吳易昺拿金牌,所以,給他的環境相當寬松。”浙江省體育局與阿昺的團隊經過協商、磨合達成共識,體制內的平臺資源最大限度地向吳易昺開放——除了浙江自己的教練,他還擁有西班牙技術教練和體能康復師,常年在西班牙馬德里展開集訓……吳易昺還將就讀浙江大學管理學院行政管理專業,打球、讀書兩不誤,這樣的前景是單純掏錢買不來的。
看到這樣的背景,就會發現浙江體育如今的“坐二望一”并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而是體制機制改革厚積薄發的必然產物,在可以預期的未來,浙江體育依然會保持強勁的后勁,至于能不能真正“望一”,或許并不關鍵。